校園戲劇呈現蓬勃發展態勢 應給予更多扶持與關注

校園戲劇未來可期

2012年,我在紐約外百老匯看了荒誕派戲劇名作《禿頭歌女》,令人詫異的是,身邊的觀衆全是須發皆白的老年人,年輕人寥寥。這和我在國內劇場的體驗截然不同。像《禿頭歌女》這種荒誕派的戲劇作品,在我們的劇場裡,幾乎不會有幾個中老年觀衆。而一向被認爲以中老年觀衆爲主的戲曲演出,在今天,擁有的年輕觀衆也變得越來越多了。這使我感覺到,戲劇在中國是一門真正的年輕的藝術:它的觀衆是年輕人,它的內容是爲年輕人而創作的,它的創作者大多數是年輕人。這讓我們對中國戲劇發展充滿信心,因爲,即便這些年輕的戲劇工作者和觀衆逐漸老去,他們也不會丟棄自己對戲劇的喜好,他們的後代也是未來市場的支撐。

1.呈現蓬勃發展態勢

近年來,校園戲劇市場煥發出了蓬勃的生命力。這不是偶然的。其中最爲人所知的是南京大學藝術碩士劇團創作的話劇蔣公的面子》,演出已超過400場,票房近2000萬元。北京大學“話劇九人”社團創作的校園戲劇《四張機》於2019年開啓全國的商業巡演,在有疫情影響的情況下,已演出近50場,受到觀衆廣泛好評。這兩個戲不僅是校園製作,而且講述的也是校園故事,鮮明地呈現出當下中國戲劇生態在高校的某種變化。除去這些在商業演出方面成功的案例外,北京師範大學的“北國劇社”、南京師範大學的“南國社”、浙江大學的“黑白劇社”、廈門大學的“中文有戲”、武漢大學的“蹤點戲劇社”、南京大學的“第二劇社”和“歌聲魅影”、西北大學的“小黑戲劇工作室”等學生戲劇社團也呈現出充沛的活力,不斷推出製作精良的優秀作品。與藝術院校不同的是,綜合性大學的校園戲劇活動,往往沒有專業的包裝,也看不到市場企劃等層面的話題,但他們有對戲劇藝術純粹的熱愛。正是這份熱愛,推動着年輕的學子們,不斷地投入青春和才華,創造出了雖稚嫩但動人的作品。

從中國現代戲劇發展史看,上海的校園演劇是中國現代戲劇“話劇”誕生的重要源頭之一。1920年代,由陳大悲歐陽予倩洪深等人組建的“戲劇協社”正是從中華職業學校附屬的學生社團發展起來的。他們試圖創造一種“愛美”(Amateur,業餘)的戲劇,以反抗過於市場化和僵化的文明戲。我們今天的校園戲劇,一方面可以作爲抵禦藝術商品化的一種途徑;另一方面,也能夠爲專業院團的藝術創新注入活力。校園戲劇創作看似業餘,實際上卻潛力無限。這些戲劇團體大多依託高校下轄的戲劇與影視學相關專業,因此,在創作理念、管理運營、技術實現上都具有相當程度的探索性。某種意義上,我們可以說,校園戲劇對於中國戲劇未來發展的重要意義,還沒有被大家所充分認識到。

2.積極參與現實生活

校園戲劇最爲可貴的特質,體現在對藝術理想的不懈追求,對現實生活的真誠表達與觀照,對先鋒戲劇手段積極探索

南京大學藝術碩士劇團最新創作的實驗作品《癌友-哈姆雷特》是一個完全由學生組織、策劃、製作和運營的作品。主創們自發聯繫了南京市癌友協會,邀請了十多位癌症康復者作爲主要演員,排演莎士比亞的名劇《哈姆雷特》。劇組通過集體即興的方式,蒐集和整理素材,並通過出色的戲劇構作,在舞臺上呈現出這些癌症病人的真實故事。在這過程中,《哈姆雷特》的文本與演員的故事形成了各種聯繫和碰撞,演員們朗讀它、討論它、質疑它,也調侃它,激活了這個古老的劇本。演出效果令人震撼,在場觀衆無不落淚。作品運用先鋒的技術手段,勇敢地探入真實的社會和人生之中,拓展了戲劇藝術的表現空間

北京大學“話劇九人”製作的話劇《四張機》是另一個有趣的例子。它寫了三個性格迥異的民國教授之間的衝突:他們要在四張卷子中判定最好的一張,並且錄取這個學生。這三個教授,一個堅守傳統,一個崇尚革新,另一個則熱衷中庸,誰也無法說服誰。觀念的論爭啓發了觀衆的思考。這齣戲的劇情很難說是緊湊的,後半段尤其顯得動力不足,舞美也非常簡陋。但正是這樣一個簡單、樸素的作品,卻在各個劇場收穫了無數觀衆的笑聲和掌聲。

這正是校園戲劇的質樸。它不依靠金錢和技術的光環,不依靠龐大的製作團隊、專業的推廣營銷、絢爛的舞美奇觀以及靚麗的明星演員,而只專注於藝術創作本身。學子們以無限的熱情,用戲劇的手段,來反映今日中國所發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作出自己的思考、解讀、謳歌與讚美。可以說,校園戲劇作品正是以這樣的創作精神,積極地參與到了現代國家的文化建設之中去。

3.應給予更多扶持與關注

校園戲劇的持續發展,機遇與挑戰並存。一方面,隨着黨和國家對高校文化建設的重視,學生的藝術創作獲得了很大的空間,尤其是隨着“雙創”計劃在高校的持續深入,校園戲劇更是獲得了政策和資金的支持,有的院校甚至開始探索成立公司,推動校園戲劇的專業化進程;但另一方面,由於校園戲劇的創作主體大多是學生社團,核心成員流動性強,它們在面臨外在壓力時,難以形成有效而持續的發展。比如某校的一個歷史悠久的劇團,由於行政管理的不恰當,導致負責人出走,使劇團處於瓶頸期。

近幾年,我在南京大學從事藝術碩士專業學位的管理工作。我發現,我們招到的很多優秀學生,大多數來自各類院校的學生戲劇社團。他們表現出年輕人特有的充沛熱情,對藝術的理想與信仰,以及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這使我深深感到校園戲劇強大的能量。

鍾情藝術的青年學子,是推動着中國戲劇發展的一羣人。如果我們沒有能夠爲這些出色的學生,爲這些如此熱愛戲劇,又擁有天分的學生,創建一個更爲專業、包容、健康的文化環境,是多麼遺憾。我相信,給高校的戲劇人更多的發展空間和支持,更多的包容和鼓勵,校園戲劇一定會開拓出中國戲劇的未來。

(作者:高子文,系南京大學文學院副教授,戲劇影視藝術系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