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培麗/引領時代的線性與結構 現代水墨大師吳學讓
文/蕭培麗 圖/國美館提供
臺中國立臺灣美術館從二月十八號開始至五月七號舉辦線性、符號、幾何、吳學讓藝術特展,集250幅精彩創作,讓我們廣泛且深入的瞭解這位戰後代表性的畫家的創作思想與美學。
約從 1950 年代初開始,戰後臺灣畫壇即展開一波歷經半個世紀的現代化改革風潮,對臺灣藝術產生巨大的衝擊,這時期有許多位藝術家引領時代的創作,吳學讓先生就是其中代表性人物之一。
他認爲中國畫要具有時代性,應該反映時代的造型和結構。不拘臨摹傳統的水墨,甚至他也嘗試用多種媒材的創作素材表表達他的美學思想,因此吳學讓的創作能量極爲豐富,舉凡書法、彩繪木作、指畫、篆刻、陶藝、水墨、蠟染,呈現多元有開創性的藝術風格。
他的多元也顯出他對文化的包容力,而創作的這份包容成爲他創作的能量,兼容中西又納古今,開創中國繪畫的現代化。更以其金石畫派及傳統花鳥紮實的筆墨實力,不斷簡化的線條,將蟲、魚、鳥等呈現造型結構美感。讓結構空間釋放出生命美學之語言。
▲雙鶴圖。
吳學讓曾回憶自己早在 1950 年代左右即開始摸索,並在近 30 年的實驗及演繹中,已然完成的中國畫現代化目標說:「利用線條書法之美來表現空間,發揮組織、結構的原理,以表達大自然律動之美,以及中國的儒家、道家形而上的哲理⋯⋯追溯宇宙生命的本源。」因此吳學讓可說是戰後初期最具代表性的藝術主流。負責此展覽策展的逢甲大學鄭月妹教授說:「吳老師的藝術成就承傳自杭州藝專的陳之佛、潘天壽、鄭午昌等大師,其注重傳筆墨及古典設色形質,以及林風眠、李可染等中西兼融並蓄的主張。又受趙無極、李仲生等鼓勵現代繪畫思潮影響,他「無古不成今,通古不泥於古」接續了傳統,揮灑出現代水墨新境界的永恆之美。」ˋ
另一位策展人藝術史名師白適銘教授則在文章提到:「吳學讓老師巧妙運用古代藝術如青銅紋飾、瓦當磚銘、易經八卦、古瓷圖案、星象圖譜等象徵宇宙自然、民族文化秘義的抽象幾何符號,透過不同媒材技法的靈活運用,營造出千變萬化的幾何造形與構成意象,使其作品超越純粹的西方形式模仿,傳達出東方文化神秘、博大、深邃的精神性。媒材上的廣泛運用及推陳出新,是同一世代的藝術家所望塵莫及的,在1970年代漸趨成熟,1990年代達到高峰。」吳學讓還創新水墨技法形成獨特的「線條構成兼渲染法」、「水墨壓印法」、「浸染法」等特殊畫法,在 1970 年代當時,可謂相當前衛。
吳學讓一生低調謙和自稱是『退伯』,對學生極爲照顧,因材施教。哲人已遠卻讓學生們仍永銘在心。
鄭月妹回憶說:「他在經營新水墨畫創作與對傳統水墨畫領域專研的同時,擺脫了現當代水墨畫在筆墨形式上的構成問題當中之掙扎,這種只專注於平實自在不矯揉造作的創作風貌,既非古典的,亦非浪漫的,既非自然主義,亦非理想主義,既非傳統的,亦非創新的,而是兩者兼容幷蓄的存在着。他多樣面貌的水墨繪畫風格與成就,不但彰顯臺灣現代水墨繪畫的軌跡,創造出詮釋二十世紀,現代社會的臺灣新文化內涵及水墨藝術形式,同時也展現了現代水墨在東方美學上的地位。吳學讓地能勾引出人們內心跳動的脈絡節奏,擦出火花而引起共鳴,這是吳老師新水墨繪畫中最大的魅力與精神所在。」
吳學讓大師的好友席德進先生曾讚譽說:「未放棄生活,未放棄藝術的崗位,是一位勇者,何況他還能突破國畫的老圈套,開創了一個新局面⋯⋯吳學讓像一支火箭,衝離了地心的引力,而進入了太空,自在的翱翔。」
儘管現代水墨一直有許多不同的質疑和探究,吳學讓大師透過各種創作素材、不同的實驗性水墨線條和肌理、甚至水墨的壓染等等嘗試,創新中國畫毛筆與墨的空間的深度與時間的延展性,在戰後多是西方影子的創作裡,他擅長結合中國的傳統,與現代的寫生兼容幷蓄,建構出最具歷史意義的東方几何藝術風貌。
此次藝術盛典,我個人認爲也是承載臺灣在戰後受西方思想影響的藝術反思,同時也可以爲當今的現代水墨作出解釋,看見臺灣藝術家在抽象現代與所屬時代結合的追求,但大多數在內涵與學養上仍有未逮之處。吳學讓先生是最好的學習標竿。
……………………………………………………………………………………………………………………………………蕭培麗,ETtoday撰述副總編輯。政大EMBA科技管理研究所。華梵大學美術與文創研究所。曾任中天香港財經主播,東森新聞採訪中心副主任、財經組長,中廣記者,黨營事業華夏投資公司顧問,東森大陸事業部顧問,臺灣民俗村顧問,卓越雜誌顧問、新超科技副總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