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動作可救一命 環團籲丟口罩前剪斷掛繩

苗栗縣自然生態學會,即日起在苗栗市彌而蔬食人文咖啡館辦理廢沸洋洋海洋藝術創作展。(巫靜婷攝)

苗栗縣自然生態學會執行「赤腳海岸1392」專案,2年來帶領親子家庭沿竹南至後龍海岸,進行多達14次的淨灘活動,每次都能清出約2、300公斤的海洋廢棄物,其中又以塑膠漁業廢棄物居多,親子夥伴利用撿到的海廢進行藝術創作,即日起在苗栗市辦理展覽,警惕世人愛護海洋環境,減少垃圾源頭

戴姓一家人多次參與淨灘,親子共同創作「怒海控塑」藝術作品。(巫靜婷攝)

疫情爆發後口罩垃圾增加,自然生態學會常務理事林錦坤指出,口罩丟棄前,若沒有剪斷掛繩,一旦進入環境生態,可能成爲纏繞海洋生物鳥類兇器,進而造成生物死亡,淨灘過程發現,很多漁民使用流刺網,網到的不僅有魚類,也卡着大量的垃圾。

戴姓兄妹介紹海廢藝術作品,大方講述創作的過程與理念。(巫靜婷攝)

廢沸洋洋海洋藝術創作展開幕,參與者體驗利用海洋廢棄物製作小卷吊飾。(巫靜婷攝)

自然生態學會獲縣府環保局補助,2018年起執行赤腳海岸1392專案,帶親子家庭淨灘,並辦理環境教育及藝術創作活動,不同縣市的家庭互相交流,培養下一代的環保意識。林錦坤指出,1392源自於中港溪後龍溪初估的長度實際走過12多公里的海岸線,經常可見海廢。

苗栗縣自然生態學會,即日起在苗栗市彌而蔬食人文咖啡館,辦理廢沸洋洋海洋藝術創作展。(巫靜婷攝)

苗栗縣自然生態學會,即日起在苗栗市彌而蔬食人文咖啡館,辦理廢沸洋洋海洋藝術創作展。(巫靜婷攝)

林錦坤錶示,臺灣海峽像大鴻溝,垃圾易匯聚擱淺在西部海岸,中港溪與後龍溪之間,雖有些海岸人煙稀少,卻夾藏許多漁業廢棄物,有魚網保麗龍等,展覽作品「龍王鯛」就是以保麗龍創作,龍王鯛全臺不到30只,是珍貴的保育類物種。去年在後龍外埔漁港舉辦1日展,提倡減塑愛地球,呼籲世人改變亂丟垃圾的行爲。

苗栗縣自然生態學會,即日起在苗栗市彌而蔬食人文咖啡館,辦理廢沸洋洋海洋藝術創作展。(巫靜婷攝)

來自竹北的戴姓一家人多次參與淨灘活動,他們利用撿到的海廢,製成章魚漁夫,一網撒下撈到卻是滿滿的垃圾,戴爸爸表示,作品讓人反思海里究竟是魚還是垃圾,也擔心下一代看見的海洋可能垃圾比魚多。他們也說到,前年撿到大量塑膠袋免洗餐具、手搖杯、寶特瓶蓋,減塑政策上路後,塑膠袋有減少,卻常撿到輪胎拖鞋漁網浮球棉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