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賺錢想瘋了?有影院分區售票,中間座位要貴20塊
中國青年報6月13日報道 2021年前5個月,全國總票房已超250億元。在電影市場逐漸復甦的背景下,有媒體在採訪中發現一個新現象:一些影院實施分區售票制度,同一場電影因座位不同而賣不同的票價,某影院IMAX廳“黃金區域”的位置要比普通位置貴20元。有影院工作人員如此解釋:“黃金區域夾角不小於36度,仰角不大於35度,同時在環繞立體聲、沉浸音渲染下實現聲音的精準性。”
一般來說,同一場電影的票價通常保持一致。不管是位於邊角的座位,還是中央的“皇帝座”,都執行一樣的票價。如果觀衆想要得到更好的座位,只能“先到先得”,儘早確定觀影計劃,從而優先選座。當然,觀衆也可能爲此承擔一定隱性風險,比如行程變動,影院又不支持退票。
分區售票究竟是更合理的票價調節機制,還是影院“想賺錢想瘋了”?有人從市場自由的角度爲分區售票辯護。《經濟日報》的一篇時評就如此認爲:“市場經濟條件下,影院是有自主定價權的,只要在購票前,商家對價格進行了充分、透明的公示,就不算違規。”
其實,正如澎湃新聞發表的一篇評論所言,電影院實施“價格歧視”並不新鮮。比如早場的電影往往比晚場的便宜,這是因爲早上電影院人少,爲了吸引觀衆觀看、避免運營成本浪費,影院才採取這種策略。因此,有網友認爲分區售票是正常市場行爲,觀衆如不接受,不買加價區的票就是了。
那麼問題來了,早上與晚上,時間差異顯著,同一場電影的不同位置,差別又真的有那麼大嗎?或者說,這個差別是必然存在的嗎?如果票價規則脫離於觀衆觀影習慣和影院實際情況,這樣的市場調節恐怕不夠合理。
《南方都市報》引用的數據顯示:我國影院上座率逐年降低,從2015年的17.4%降至2019年的11.1%。這符合大多數人的經驗判斷:除了在少數熱門電影剛上映時,以及春節等節假日期間,影廳一般不會出現“一座難求”的場面。較低的上座率,讓分區售票在操作上並無必要,觀衆完全可以先購買低價票,進入影廳後再佔取無人購票的高價座位。儘管演唱會、話劇等演出類文藝活動普遍實施分區售票,但如果上座率不高,往往也會出現後排低價票區觀衆轉移到前排觀看的現象,對此,多數演出場館管理者通常保持默許態度。
《光明日報》在評論文章中反問道:一個本就不大的影廳,坐着被價格分出三六九等的座位,人們會產生什麼樣的觀影體驗?花錢購買服務並沒有錯,但當一些隱含着的、標的並不大的價值被明碼標價,人們定然難以產生好的觀感,從而會影響到其消費決策,那就是不接受或再也不選擇這家影院。評論無不犀利地指出:“人們對於很多微小事物的評價,並不在意其是否合理,而更注重內心情感的認同。”
談錢“傷感情”,不談錢又脫離實際。相比分區售票這種簡單的“價格歧視”,更應該深入思考的是,爲何電影業不能實施“按質定價”的方式。衆所周知,目前票價制定與電影的質量沒有太大關係,一部好評不斷的佳作與一部公認的“爛片”完全可能賣一樣的票價,影響製作方收入的只有整體票房情況。電影產業是規模經濟,想方設法擴大產業和票房的規模,依然是增加利潤的主要方式。
由此可見,只有製片方不斷創作佳作,影院不斷提高服務水平,才能在票價制定上佔據更大的主動性。至於分區售票,或許在個別節點和特定環境下,能夠滿足部分觀衆的需求,但整體而言,未必符合中國電影市場的實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