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拼了!向22所內地大學畢業生開放“落戶”,巨大的連鎖反應開始了

作者 | 劍書 曾燦奎

香港拼了!很多人傳言要到期的“高才通”政策,不僅沒有收緊,反而進一步打開大門。

剛剛發佈的2024年施政報告上,香港進一步加大“搶人力度”。據媒體披露,香港“高才通”將新增9所內地高校:中國人民大學、北京航天航空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北京師範大學、東南大學、南開大學、天津大學、同濟大學、四川大學,總共向22所內地高校開放“落戶”,打開赴港工作的方便之門。

這是香港特首李家超任期內的第三份《施政報告》,種種跡象顯示,香港很可能正在加速“深圳化”,融入大灣區和國家發展大局,深刻影響未來城市格局。

剛剛從新加坡手中奪回全球金融中心“三甲”地位的香港,邁開大步,支棱起來了。

更多“拼經濟”的大招陸續釋放,這座東方之珠牽動無數的財富涌動和創新創業機會,巨大的連鎖反應開始了。

大逆轉

這幾年,香港嚐到了“搶人”的甜頭。

2022年,李家超上任的第一份施政報告,就提出了石破天驚的“高端人才通行證計劃”,瞄準了全球百強大學畢業生。

第一批內地共有9所高校滿足條件,分別爲: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復旦大學、浙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山大學、南京大學,以及華中科技大學。

這一計劃被稱爲“高才通”,對符合條件的人才,給予了極大程度的放鬆。一旦獲批,就可以在香港逗留2年,沒有任何附加條件,且期間可以不事先取得入境事務處的批准,自由從事和轉換工作。

在逗留期限到期前,可在網上提交延長逗留期限的申請,直至滿足在港7年後,便可以申請永久身份證,吸引力相當大。

也就是說,香港對這些高校畢業生直接打開了“綠色通道”,歡迎前去工作、“落戶”。

2023年,這一名單進一步擴大到武漢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中南大學。如今,最新的名單披露,再增加9所,總共22所內地高校符合條件。

“高才通”的具體成效如何?港府披露,自從2022年底推出新的人才輸入機制以來,共收到超過38萬宗申請,大約有16萬名人才偕同家人抵港,可見效果還是相當不錯的。

事實上,過去幾年香港經歷了一次人口“大逆轉”,從常住人口連續三年下滑,到止跌回升、加速上漲,人才輸入機制發揮了關鍵作用。

數據顯示:

從2020年7月至2023年6月,經機場離港的香港居民達633萬人次,其中僅580萬人返港。換句話說,香港三年淨離港人數高達約53萬人次。

但這樣的人口流失缺口,硬是讓快速流入的人才,填補上去了。今年上半年,香港常住人口比2023年上升5.8萬。按照這個速度,一年時間就可以恢復三年“失血”的人口數量。

隨着人才源源不斷地輸入,香港也逐漸發力,重新奪回自己的江湖地位。最具標誌性的一幕就是,香港在頂級金融中心的PK中,超越新加坡重返全球三甲。

在9月出爐的“第36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數報告(GFCI 36)”上,香港整體評分爲749分,排名在亞太區居首,僅次於紐約、倫敦。

要知道,這一指數由英國智庫Z/Yen集團與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聯合發佈,自2007年以來已經發布了36期。在2022年9月發佈的第32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數報告中,香港不敵新加坡,讓出全球三甲之位,曾引起廣泛的關注。如今,在經歷了連續4期落後新加坡後,香港終於實現逆轉,很不容易。

如今,嚐到了甜頭的香港,進一步打開大門“搶人”、“搶企業”,背靠內地強大的人力資源儲備,香港顯然不愁沒有人才。今年的施政報告,將把人才入港門檻,進一步降低:

更新人才清單,加入推動“八大中心”所需人才

把計劃內高收入人才的首個簽證期限由2年延長至3年

優化一般就業政策和“輸入內地人才計劃”,新增渠道吸引年輕及具經驗而人力極短缺的指定技術工種專才來港

換句話說,以後大專、高職畢業的學生,如果是港府急需的,同樣會打開“綠色通道”。

香港,真的是太拼了。曾經高不可攀,如今大門敞開,這是歷史造就的機遇。

大轉型

香港,爲什麼這麼拼?除了填補缺口需要人才,也跟香港瞄準的產業“大轉型”目標有關。

施政報告中估計,未來5年香港各行業人力短缺18萬人。這裡頭不僅有“換血”的需要,也有結構性新增的龐大需求。

今年3月的報告顯示,香港各行業職位空缺數目都不小,比如製造業空缺2751個,進出口貿易、批發及零售空缺8756個,專業及商用服務空缺8325個,金融及保險以及地產也空缺9247個,整體職位空缺率爲2.7%。

也就是說,香港的職位整體還有空缺,只要是符合條件的人才,到了香港是不愁就業的。

這裡找工作,還沒有那麼“卷”。

要知道,香港老齡化問題也比較嚴重。2021年,香港人口年齡中位數由2011年的41.7歲上升至47.3歲,十年上升了5.6歲之多。港府預計,65歲以上長者佔整體人口的比例,將由2022年中的20.8%,上升至2039年的31%。屆時每3個香港人之中,就有1個超過65歲,養老、就業、產業發展都將壓力山大。

更重要的是,香港一直希望擺脫金融業“一業獨大”的局面,尤其是發展高科技和高新制造業,成爲全球科創中心。

這也是香港“深圳化”的一個重要表現,現在的香港,也要拼產業基金、招商引資,拼命發展新質生產力了,跟內地很多城市操心的事情,是一樣一樣的。

科技創新,正在被香港擺到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發展新質生產力,成爲港府施政報告中的重要篇章。

特首李家超就表示,香港正發展成爲國際創新科技中心,推動傳統產業升級轉型,積極培育新興產業,放出幾個“大招”:

設立100億元創科產業引導基金。由港府成立母基金,引導市場資金投入到生命健康科技、人工智能與機械人、半導體與智能設備、先進材料和新能源等產業。

優化創科創投基金。調撥15億元與業界配對成立聯合基金。投資策略性產業的初創企業,進一步提升香港初創生態圈建設。

發揮港投公司耐心資本力量。前兩年“破天荒”成立的港投公司,是香港政府介入經濟活動的重要方式,也是“深圳化”的第一個大動作,承擔了招商引資的關鍵使命。

港投公司旗下管理着220億港元“香港增長組合”、50億港元“大灣區投資基金”、50億港元“策略性創科基金”,以及新成立的300億港元“共同投資基金”,累計規模620億港元,被稱爲“港版淡馬錫”,給外界留下了深刻印象。

今年7月,港投公司投出首個項目——思謀科技。此後沿着硬科技、生命科技、新能源科技三個方向,港投公司短短3個月內接連出手了百圖生科、銀河通用、Galbot和Spark EV等多家企業。

在招商引資上,港投公司動作頻頻,大批優質企業隨之落地香港,隨時而來的入港通道,也是人才濟濟。

要知道,香港發展科創中心,有着堅實的底氣。根據2024年全球創新指數,廣深港(廣州深圳香港)科技集羣位列全球「最佳科技集羣」第二位,僅次於集中了日本70%以上重大科學基礎設施的東京-橫濱科技集羣。

在《2023年全球初創生態系統報告》中,香港在新興初創生態系統排名中位居全球第二、亞洲第一。

香港與深圳聯合打造的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也在如火如荼地建設當中——首批生命健康科技、人工智能和數據科學等園區支柱產業正在進駐,未來將成爲國家培育新質生產力的重要策源地。

(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深圳園區,圖源新華社)

一個新的香港,正在加快速度到來。

大機會

自從香港開始“搶人”以來,就受到內地人才的熱捧。《內地高才,捲去香港》《內地精英,「卷哭」香港職場》等文章一度刷屏。

不少香港打工人的心聲是,“人可以來,但求求你們別捲了”。

2024年,內地1179萬名高校畢業生走出校門,再創新高。香港成了一個迷人的選擇。

現實是,香港的薪資水平依然比內地大城市高出一大截。洗碗工月入三萬;蜜雪冰城店長工資上限兩萬二;霸王茶姬奶茶店長的工資上限兩萬五......這樣的收入水平,堪比內地大城市的高級白領。

《CTgoodjobs 2024年第一季薪酬調查》顯示,香港人2024年第一季度的收入,中位數是29715港幣。

香港勞工及福利局給出的數據顯示:

通過高才通進入香港的人士,薪酬待遇最高,月薪中位數約爲5萬元。約25%的高才通人士,月收入達10萬元以上,10%的月薪20萬以上。

當一批批高才涌入香港,香港HR們開始在求職簡歷上看到“24小時在線,包括節假日”時,甚至可能收到這樣令人瞠目結舌的句子:

“放棄休假,主動加班”。

內地高才,卷哭香港職場,不是一句虛言。

何況,在許多內地精英看來,“香港”不僅僅是一座城,而是一個意涵豐富的文化符號,有着難言的魅力。獅子山下,東方之珠,晚風習習的維多利亞港,訴說着動人的故事。

當然,高才們留在香港後,需要持續穩定工作,續簽成功直至7年,纔有機會獲得永居,得到香港身份,意味能享受到子女教育、稅務、醫療等一系列優勢,170多個國家免籤的通行自由。

歷史性的變化在於,香港作爲內地和世界的“超級聯繫人”,在“拆牆”之後將真正擁有雙重優勢:

全球第一的營商環境、健全的法律制度、頂尖的國際化水準,加上源源不斷的高端人力供應、極具紀律性和創造力的儒家工作文化,甚至以地方公司主義爲基礎的GDP競賽“絕招”……

這樣的香港,強得可怕。在打開新的巨大想象空間後,歷史性的變局正在發生。

一個香港身份,就能撬動世界一流的教育、醫療、投資……等資源。

配置多個身份,套利全球優質資源,已然成爲全新趨勢。

如果你也對香港身份感興趣 ,對於香港身份如何申請、如何使用有任何疑問,掃描下方二維碼聯繫我們,找我們領取一份《香港身份申請指南》,開啓你的身份規劃之路。

參考文章:

劉曉博說財經:香港,止跌回升!

投資界:香港搶人:放開內地22所大學畢業生

鳳凰WEEKLY:內地精英,「卷哭」香港職場

每日人物:內地高才,捲去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