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發現“書法之祖”真跡,揭露真正的筆法根源,比學王羲之都靠譜!

自魏晉之後,“二王”制霸書壇,佔據至高無上的地位,凡是書法學者,若不臨摹“王字”,就會有“背離傳統”之嫌,更有甚者,把王羲之譽爲“書法鼻祖”,聲稱古代的筆法體系,由他一手創造。

這種理念自然是錯誤的,據《太平廣記》,以及張彥遠《法書要錄》記載:“蔡邕授於神人,而傳之崔瑗及女文姬,文姬傳之鐘繇,鍾繇傳之衛夫人,衛夫人傳之王羲之,王羲之傳之王獻之”。

由此可見,真正的“書法之祖”,並非王羲之,而是蔡邕,他出身不凡,天資聰穎,受到家族薰陶,精通琴棋書畫、天文數術,堪稱“全能之才”。

馬日磾曾說:“伯喈曠世逸才,多識漢事,當續成後史,爲一代大典”,蔡邕不負衆望,他臨摹漢帛、漢簡與漢碑,總結前人特色,根據自身理解,加以創新。

獨創“飛白”書體,隸書造詣最深,後世評價“骨氣洞達,爽爽有神力”,“妙有絕倫,動合神功”,可惜蔡邕距今久遠,傳世的法帖寥寥無幾,如今我們在中文大學,發現一幅蔡邕真跡,揭露真正的筆法根源。

此作就是《夏承碑》,全稱《漢北海淳于長夏君碑》,共計300餘字,純以隸書寫就,採用篆籀筆法,堅持中鋒行筆,線條曼妙波動,以藏鋒收斂銳氣,外觀平滑流暢,骨力遒勁,質感更顯醇厚,給人神采飛揚、古樸莊重之感。

現代的初學者,大多臨摹楷書入門,其實楷書的絞轉、提按變化,比隸書複雜很多,隸書雖然外形繁雜,不如楷書平直、勻稱,但是用筆幹練、簡潔,最容易上手掌握,見成效快。

特別是蔡邕的隸書,筆筆盡備古法,點畫凝練,代表書法藝術的源頭,時常臨摹,可以深化基本功,用筆平穩從容、精準有力,領悟正宗的古雅風貌,之後上手魏晉、唐宋法帖,能順騰摸瓜,領先他人一步,比學王羲之都靠譜。

目前原碑已損,市面拓本里面,唯有“宋拓本”最精善,此帖亦稱“華氏真賞齋本”墨拓紙本冊頁,從古至今遞藏有序,李宗瀚、翁方綱、鄭孝胥等人,珍藏或鑑定過,確定蔡邕所寫無疑。

1981年利榮森購得,並轉贈香港中文大學,卷中附帶諸多的名家印章和題字,比如翁方綱稱讚曰:“是碑體參篆籀而兼開正楷之法,乃古今書道一大關捩”,此帖尚未廣泛流傳,當代見過的人沒幾個。

而今,我們對蔡邕《夏承碑》,進行1:1超高清復刻,採用博物館級別,12色微噴復刻工藝,無論是封面、裝裱,還是卷內題跋和筆畫紋理,全都纖毫畢現的還原,與原作毫無二致,見此品如見原作。

同時,此品乃手工裝裱的經摺裝,逐行加入現代字註釋,幫助初學者識讀,採用翻折設計,便於臨摹和查找,市面罕見獨此一家,比普通印刷品更加精美、細膩,細節處理一覽無餘,若您喜歡可以點擊下方商品鏈接一觀。

作品爲我店獨家版權,侵權抄襲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