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熱浪來襲」怕中暑?營養師:補充水分別忘了電解質

▲夏天天氣炎熱小心中暑,營養師建議「不要等到口渴才喝水」。(示意圖/CFP)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隨着夏季氣溫的升高,身體會因爲大量出汗而更容易流失水分,可能導致疲憊、頭痛甚至中暑,營養師張語希在粉專提醒大家,當身體處於高溫環境中,出汗是人體的一種自然散熱機制,當汗液蒸發時會幫助我們降溫,但同時也會導致體內水分和電解質的流失,所以「補充水分和電解質」非常重要。

張語希指出,人體在高溫環境下的水分流失機制包括出汗、呼吸和排尿,出汗量會受到個人體質、活動量和環境溫度的影響,在炎熱的天氣中,我們的呼吸會加快,這也會導致水分流失,儘管出汗增加,但排尿仍是體內水分排出的主要途徑之一。

▲營養師張語希建議大家「定時飲水」,不要等到口渴才喝水。(圖/翻攝自營養師張語希粉專)

爲了確保身體水分充足,張語希建議大家「定時飲水」,不要等到口渴才喝水,可以設定鬧鐘,每小時喝一杯水,在選擇飲品時,「純水」是最好的選擇,但在長時間的高溫活動後,可以選擇含有電解質的飲品,如椰子水或運動飲料,幫助補充電解質。

另外,食用「高水分含量的食物」,像是西瓜、黃瓜和柳橙,不僅能補充水分,還能提供額外的維生素和礦物質,大家應該要避免利尿飲品如咖啡和含酒精飲品,因爲這些飲品會加速體內水分流失,而觀察尿液顏色也是一種判斷水分是否充足的方式,淡黃色的尿液表示水分攝取足夠,深黃色則表示需要多喝水。

張語希也建議,每天的水分攝取量應該是體重(公斤)乘以30毫升,例如,一個體重60公斤的人,每天需要攝取的水量大約是1800毫升,每次飲水量應保持在200至250毫升之間,避免一次攝取過多水分而導致身體無法吸收,至於飲水的最佳時間,則是起牀後、餐前、每小時和運動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