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蔡甸法院:涉企調解“三步法”,爲企紓困護髮展

極目新聞記者 吳漢

通訊員 張涵

近年來,蔡甸法院奓山法庭堅持把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挺在前面,緊密結合奓山街產業工業園密集的特點,總結提煉了“聽、析、調”調解三步法,積極探索涉企糾紛解決新路徑。

一聽,互不相讓,針尖對麥芒

2018年5月,原告某廚具製造公司與被告某置業公司簽訂了一份《工程合同文件》。2021年9月,工程竣工合格,但被告仍欠付餘款近20萬。原告以被告拖欠工程款爲由將其訴至法院。

“我不調解,我堅持要求法官判決,我要把官司打到底!”“你沒有履行請款手續,不符合我方付款條件。”

這是首次開庭的現場,原告的態度十分強硬,堅持不進行調解,要求法院給予判決,此時被告也被原告的態度激化,雙方你一言我一語,爭得面紅耳赤。

二析,如我在訴,小案不小辦

“雙方都已經合作了那麼多年,買賣不在仁義在,何必因爲一點糾葛傷了大家的和氣呢?”承辦法官面對雙方當事人的劍拔弩張,從當事人訴求中分析爭議焦點,尋找突破點,積極做好當事人的“心理建設”,爭取雙方對彼此最大的諒解,這次,當事人的態度明顯緩和了許多。

“法官,我方認爲自己履行請款手續的難點是之前的監理單位聯繫不到了,不知道該去找誰。”原告無奈地搖頭說道。

“只要原告履行完請款手續,我們就可以向原告付款,確實我與原告是合作多年的老夥伴了,沒有必要爲了這件小事傷害了彼此感情,我心底裡還是願意調解的”,被告說道。

“這樣,你們先不要着急,我幫你們聯繫相應的監理單位,你們有什麼困難都可以隨時跟我溝通”,法官抓住這來之不易的調解契機,主動提出由法院聯繫相應監理單位,把這筆陳年舊賬抽絲剝繭,理順各方關係。

三調,“指尖”便民,雲端解糾紛

爲了敦促雙方儘快達成和解,承辦法官通過微信建羣的方式,將微信羣聊打造成“線上調解室”,並充當起“雲客服”,對當事人的提問進行實時在線解答,通過審判員的“指尖”,爲矛盾化解搭上了“加速器”,最終促成雙方達成調解,真正實現了“讓數據多跑路,羣衆少跑腿”。

下一步,蔡甸法院將繼續加強涉企糾紛疏導,及時總結涉企領域矛盾多發風險點,堅持把新時代“楓橋經驗”運用到具體案件中,以更高效、更便捷的工作方式,助力企業依法、依規、高質量發展。

(來源:極目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