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軍暫停軍事活動 爲肅清土共──蔣介石與國共和戰(十一)
1946年,由美國代表馬歇爾(前排左3)、中共代表周恩來(前排左4)、國民政府代表張羣(前排左1)組成的軍事三人小組在重慶宣告成立。(新華社)
7月29日,自天津至北平之美軍陸戰隊官兵三十餘人,行經香河縣之安平鎮,受到共軍的襲擊,美軍死三人,傷十七人。中共此一行動的動機,據蔣之判斷:蓋在製造事變,以策應國際共黨迫使美國撤退駐華軍隊之宣傳也。
雙方各執一詞
馬歇爾對安平事件持以忍讓態度,避免事態擴大,妨礙其調解使命,仍主繼續調解,由美新任駐華大使司徒雷登出面談判。
關內國共兩軍之大打,是自7月13日全面戰爭開始而至10月11日國軍進佔張家口爲止。在此之前,雖有衝突,只是局部的,雙方都指責對方「違反停戰令」。國方說:自停戰令頒佈後至5月20日止,共軍攻佔城鎮二十八處,包圍城鎮五十三處,襲擊國軍地點一三七處、七四四次,破壞交通六十六次。共方說:在同一時期內,國民黨軍隊向關內外各解放區進攻三六七五次,強佔村鎮二0七七個,縣城二十六座。雙方雖各執一詞,但也近乎事實。
大打之前1日(7月12日),周恩來致電中共中央說:
「蘇北大戰即將開始,國民黨部隊由徐州向南、津浦線向東、江北向北,三面同時開始以武裝難民作先鋒,先求解決蘇北後,再打通津浦、平漢等。」
國方軍隊進攻的方向如下:1.第三方面軍司令湯恩伯(旋由李默庵接任第一綏靖區司令)率十五個旅十二萬人沿長江北岸向蘇中進攻。2.徐州綏靖公署主任薛嶽率三十五個旅以主力向徐州以東、一部向徐州以西進攻。3.鄭州綏靖公署主任劉峙率三十個旅向豫東及隴海線以北進攻。4.西安綏靖公署主任胡宗南率十八個旅向晉南等地進攻及在西安等地佈防。5.在陜南、鄂西、鄂中、鄂東對付共方中原軍的計十四個旅,分屬胡宗南、程潛、劉峙三人指揮。以上計爲一百一十二個旅。此外晉、綏、冀及山東的閻錫山、傅作義、孫連仲、王耀武等部不計。
「自七月十三日開始全面戰爭,開始由蘇北起,共軍先攻我泰興,我軍死傷過半。我方反攻,他們便擴大戰爭,從徐州至大同、太原、同浦路都有戰爭,膠濟路是早有戰爭。蘇北共軍在如皋包圍我軍王鐵漢部(按:原東北軍),其參謀長被俘。共軍共有兩種,一爲正規軍,一爲土共,正規軍和土共各一半,作戰互相配合,退卻時土共不退,到處騷擾,我軍只好停止軍事活動,來肅清土共。共軍攻東臺,我軍四十七旅原本戰鬥意志甚低,一被攻擊即垮。」
蘇北戰役共方指揮官是華中野戰軍司令員粟裕,率部兩個師和兩個縱隊共十九個團(後增三個團,二十二團),約三至四萬人。國方的指揮官是第一綏靖區司令李默庵,於7月9日召開作戰會議,決定13日發起攻擊。不料其作戰計劃第二天就被中共方面獲得,並「被擺到了調解國共和談美國特使馬歇爾先生的辦公桌上。」粟裕當即決定先發制人,於接獲情報的第二天(7月10日),主動攻擊位於宣家堡和泰興的國軍整編第八十三師的兩個團。該師原番號爲第一百軍,師長李天霞,美械裝備,中央嫡系部隊。共軍用兩個旅六個團去打兩個團,於六小時內殲滅之,殘留不到一個營。繼宣、泰戰役之後,續有如皋等六次戰役,從7月13日到8月27日結束,在四十五天作戰中,國軍六個旅和五個交警大隊被殲,共五萬多人,共軍傷亡一萬五千人。
中共方面的打法,毛澤東以中央軍委名義指示各軍區負責人說:
「蔣軍經過整編,其戰鬥力一般加強,我軍對其作戰時,必須取集中優勢,分割殲滅方針,其比例爲三對一或四對一;否則不易解決戰鬥,欲速不達。無好打之機會時,寧可遲幾天,等待機會。」「凡無把握之仗不要打,打則必勝;凡與正規軍作戰,每戰必須以優勢兵力加於敵人。殲其一部,再打另一部,再打第三部,各個擊破之。」
國共報告頗有出入
進至9月以後,國軍攻勢漸趨順利,據參謀總長陳誠9月25日的報告,是時蘇北、隴海路、晉綏冀熱察三個地區作戰情況如下:
「蘇北方面:九月十五日起分別進攻泗陽、淮陰、淮安後,蘇北共軍即被各個擊破,殲其一個師及三個縱隊,以及警衛團、騎兵團、憲兵團。擊潰的有四個師的一部或全部。他們失敗的主要原因,爲其戰略上的錯誤,與我陸、空軍聯絡得很好;而最大原因是其決堤,反而造成其本身增援與退卻的不可能,以致有一個師和二個縱隊被我軍消滅。」
隴海路方面:共軍自晉南調來劉伯承三十七個團,策應徐州作戰。適我在徐州集中三個軍,其中三個團由鄭州經過開封,而共軍有三個旅到了開封附近鐵路以南,再向西北運輸,剛巧我軍有一個團自鄭州開到開封,守住了開封。隨後又有兩個團到達,並有徐州兩個軍西進,遂消滅劉部八千多人。共軍向北撤到荷澤,因我第三軍(師)指揮不當,致傷亡三分之二,劉部傷亡在四萬餘人。
惟共方資料,隴海路戰役雙方損傷情形,則與陳誠的報告,頗有出入。共方說:劉伯承九個旅的兵力在定陶(荷澤以南)地區對孤立的第三師進行圍殲,從9月3日到8日戰鬥結束,共殲國民黨軍四個旅一萬七千人,其中俘虜一萬二千人,俘獲中將師長趙錫田,共軍傷亡三千五百人。(選摘自《蔣介石與國共和戰(1945─1949)》)(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