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見我思-企業與地方農業的鏈結

根據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世界糧食計劃署和歐盟共同發佈的《2021年全球糧食危機報告》顯示,全球面臨重度糧食不安全的人數,2021年是過去5年的最高點,甚至面臨更爲嚴重的重度糧食不安全等級。又因俄烏戰爭,缺糧問題相信未來更是雪上加霜。

有機友善,健康與農業永續經營

對一個國家而言,推廣可持續農業發展,最大目的是自給自足並且在國際局勢緊張時減少對他國的依賴。而要如何持續農業發展,「友善的環境,健康的土壤」是最重要的,歐洲議會於2020年5月20日通過歐盟的「從農場到餐桌策略」(Farm to Fork Strategy)報告,政策目的在於發展公平、健康與友善環境的糧食體系,並列爲歐盟綠色新政(European Green Deal)之核心策略。強調促進綠色食品生產、並藉提倡有機農業發展,減少化學農藥及抗生素的使用,強化推動原產地及健康永續的飲食。

在臺灣,早期小農傳統的農耕方式,是結合農藥進行耕種,因爲過度地使用農藥,長期下來,不僅危害到個人身體健康,同時也破壞大自然,造成土壤及水源的污染。有感於食物的安全與守護土地是息息相關的,1990年農委會開始推動「有機農業先驅計劃」,進行有機模式之栽種,推廣自然農法,強調透過自然農法,不但土壤是肥沃的,吃的農產品更是無毒。

有機農業雖然不易耕作,除了增加勞力的耗損外,產量亦不如化學農藥耕作,但歷經2008年一場食安大風暴,不管是吃或是用,喚醒了消費意識,更強化了「有機農業」與「農業在地化」的發展。

大企業與小農民創造無限可能

21世紀「成功企業」的定義不再只是賺更多的錢,永續經營成爲企業繁榮興盛的關鍵,面對日趨嚴重的糧食危機,企業責無旁貸。臺灣農業技術傲視全球,在社會現代化的過程中企業有責任讓消失的農地復活,藉由企業注入在地化元素與消費者友善對話,以「尊重生命、迴歸自然、善待土地」讓土地得到最大最好之利用率。舉凡民生食品、用品等,透過專業的農民,創造附加價值高的農產品,利用有限資源創造無限價值,採用對環境和人類皆友善的生產模式,透過在地加工,以低「里程」的環境及減少包裝的低成本,結合產地直銷及企業社會責任的商業模式。

對地方社會而言,不但增加就業機會並且具有鼓勵小農留在故鄉的動力、提高地方人口迴流,讓資源外流的地方重現生機,進而形塑社羣或社區的多元價值與文化。這樣的生態循環,爲員工、消費者、供應商、社區與環境帶來正面之評價及影響力。讓在地資源轉化爲更具有經濟產值的效益。提升消費者購買之動力及強化在地之競爭力,讓企業得到社會大環境的支持,奠定永續經營與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