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載貨車設計水平已接近世界先進水平,但與歐美仍有差距

商用車作爲中國汽車產業發展的堅實陣地,始終保持着良好的發展態勢。由中國歐洲經濟技術合作協會自主汽車行業分會、自主汽車網編著的2021版《中國皮卡汽車產業發展報告》暨中國皮卡藍皮書除了對皮卡車的現狀與發展進行分析以外,也對商用車市場進行了敘述。

商用車產品及技術發展情況

(1)各類型產品發展

我國載貨車的設計水平已接近世界先進水平,尤其在成本、承載性能、適應性、覆蓋度、產銷規模、性價比等方面表現突出,但核術,例如芯片、供油系統、排放後處理、新能源等方面仍受制於國外企業,整車可靠性、NWH、燃油經濟性方面與歐美髮達國家和地區還有一定差距。

現代中國客車行業用近50年的時間走過了歐洲近代客車行業100年的歷程,已經形成較完整的客車研製開發和生產體系,產品覆蓋所有品種。無論是造型還是功能與質量,中國製造的客車都完全適應國內市場需求,並以經濟、適用的特點批量出口到世界各地。客觀地講,中國客車製造的技術水平已接近世界先進水平。但由於中國仍然屬於發展中國家,客車技術裝備整體上還處於國際市場的中低水平,各類客車仍然有很大的技術改進空間。新技術在客車領域的應用正在迅速提升中國客車的技術水平,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巨大的市場需求,使中國在客車製造領域從全球客車最大的製造中心向技術和製造中心並舉的方向轉型發展。

中國掛車和專用車生產企業分佈廣,數量大,市場競爭充分,能夠滿足國內用戶的需求,部分企業技術水平達到國際一流,但是國內規範有序的市場環境沒有形成,導致產品良莠不齊、附加值低,當前市場競爭加劇,企業盈利水平下降,部分企業生存現狀堪憂,同時少部分企業利用技術和規模優勢成長爲世界性企業,例如中集等。

(2)產品可靠性評估

中國現階段重型載貨車B10壽命最長爲150萬公里,落後於歐美髮達國家的200萬公里;大總成可靠性能滿足中國及其他發展中國家用戶需求;但零部件索賠頻次遠高於歐美髮達國家。

中國現階段輕型載貨車B10壽命最長爲50萬公里,落後日本的70萬公里;大總成可靠性能滿足中國及其他發展中國家用戶需求;零部件索賠頻率次高於日、韓等發達國家。

中國現階段客車可靠性跟歐美髮達國家相比尚有差距,主要就是“小毛病”相對較多。

中國專用車產品的可靠性問題還是比較嚴峻。一方面,專用車生產企業爲快速響應市場需求,往往將關注點放在產品交貨週期以及產品客戶滿足度方面,忽視了產品的可靠性問題,大多數投放於市場的產品未進行可靠性試驗,而是在客戶使用端才進行檢驗;另一方面,專用車產品具有批量小、品種多的特點,大多是面向客戶的個性化定製,每種產品的差異性較大,企業針對單一產品進行個性化可靠性試驗,無形中將增加產品的生產成本。專用車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粗製濫造的產品將逐漸被市場淘汰。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企業應逐漸轉變生產管理方式,更加註重產品質量及可靠性;產品質量監管方也會對產品的可靠性提出更高的要求,促使生產企業加大在產品可靠性方面的投入力度。

(3)商用車傳統技術發展

在開放合作的背景下,我國商用車堅持以自主開發爲主,在發動機、變速箱、後橋、整車匹配、整車電控技術、後處理控制、輕量化、長換油、免維護、產品工況適應性、駕駛室等方面取得重大進展,主流企業研發體系建設完成,孵化了相對完整的產業鏈條,大大縮短了與歐美髮達國家的技術差距,特別是在發動機功率、排放、輕量化、熱效率、新能源等部分已經與美同步;但是在AMT變速箱、電子安全部件、發動機後處理、噴油系統等方面與歐美髮達國家還有較大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