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回家,是歸途也是征途

文物回家,總牽動着億萬國人的心。人們暖心的“歡迎回家”刷屏,爲漂泊異鄉160年的圓明園馬首銅像送上祝福。這樣的牽掛,表達了久別重逢、物歸原主的欣喜,更折射出文化的認同與自信。

流失文物追索返還,“追寶人”一直在努力。新中國成立至今,已經有300餘批次、15萬餘件流失海外的中國文物迴歸,僅2019年就有1000多件文物歸來。一連串數字,是文物返還的“中國聲音”顯著增強、文物追索的“中國實踐”效果卓著的有力證明

還有數以萬計的“守寶人”,爲了守護好國內存量文物而孜孜不倦。考古工作者持續探索未知領域,日復一日挖掘、整理、闡釋;文物修復者用精湛的技藝,爲文物恢復往日光彩;還有在偏遠大漠紮根守橋人、守塔人,常年與古蹟爲伴。

2017年以來,公安部會同國家文物局連續3年部署開展打擊文物犯罪專項行動,共偵破文物犯罪案件3480餘起,抓獲犯罪嫌疑人5860餘名,繳獲文物4萬餘件。當前,文物安全形勢依然嚴峻,這提醒我們,守護好珍貴的文化遺產並非易事,更要健全管理制度、完善保護機制,一步一個腳印,在增強保護能力基礎活化利用

我國是文物資源大國,數以億計的文物瑰寶是堅定文化自信的重要力量源泉物質載體。“得之不易,守之宜謹”。從文物和遺址保護的角度看,流失文物的迴歸令人欣慰;對於歷史文化遺產的接續傳承、活化利用而言,這又是新的征途

人民日報 》( 2020年12月02日 12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