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粵軍向“新”而生,製造大省“奏響”文化強音

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丁莉 深圳報道

2023年,廣東省文化產業規模總量連續第二十年坐上了全國頭把交椅。數據顯示,其規上文化及相關產業實現營收2.25萬億元,獨攬全國超過六分之一的份額;同時,6%的同比增速快於全省GDP整體增長,引擎地位繼續凸顯。

有趣的是,二十年前廣東文化產業登頂全國第一時,恰逢文博會的種子開始在深圳破土萌生。多年來,大家對廣東這個“堅鋼硬鐵、機械轟鳴”的製造大省開始“另眼相看”,注意到一股春風化雨、欣欣向榮的文化春風從南粵大地吹向全球。

如今,世界工廠的硬度和文化大省的柔度結合得恰如其分,也重塑了廣東文化產業的新格局。當大家對於文化的想象仍徘徊於工藝創作、遊戲動漫時,廣東已向前一步踏進“賽博空間”,嘗試以元宇宙、虛擬人承載起文化多元發展的新可能;廣東以科技賦能文化,催生出多元共生的新業態。

5月23日,第二十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以下簡稱“文博會”)如約而至,一場文化粵軍向“新”而生的盛事即將拉開帷幕。

文化粵軍挺進“數字化創意”領域

時間回到兩年前,《廣東省數字經濟工作要點》發佈,全省大力興建算力、網絡等基礎設施,百行千業開始沿着數字化的大道一路狂奔;也是在這一年,第十八屆文博會首設“文化科技·數字創意館”,集聚了一批數字出版、數字閱讀、動漫動畫、數字創意領域企業,文化產業涌起一股“上雲”浪潮。

近兩年,大模型聲威日顯,從ChatGPT到Sora,大模型之磬的第一擊均落在文化領域。目前,全國已有200多個大模型,廣東坐擁其中12.9%;其10億級參數規模以上大模型更是佔據了全國四分之一。

在此背景下,今年文博會的接力棒又交給了AIGC,廣東專門設置了大模型展區,包括騰訊、元象科技、鵬城實驗室等在內的9家機構現身展館中,帶來了從基礎型、通用型到行業垂直大模型的多種類型成果。

“能說會算”的大模型不僅構成文化產業的新形態之一,更充當着“智腦”和生產工具的角色,深刻改變着文化生產創作的模式。

以元象科技的大模型爲例,AI輔助創作可以讓生成速度提升5-10倍,元象已支持視頻直接生成3D模型,可在一天內建模一個較大場景,再結合AI程序化內容生成技術,從前七八天的工作量現在兩天就能初見成效,且成本大幅降低。

如今,人工智能賦能文化產業的故事已發生在越來越多的文化企業身上。

例如,詠聲動漫已建立起AIGC動畫製作產線,從劇本、原畫到場景繪製、動畫表演均實現了AI全流程輔助製作,製作效率與品質有效提升;三七互娛同樣藉助自研的AI工具矩陣,針對不同的出海市場,一鍵調整畫風,對準了客戶的差異化胃口。

無獨有偶,在文化創意領域,酷狗音樂也藉助AI技術復刻了骨笛、嗩吶、尤克里裡等八種音效,並能模仿用戶音色,生成專屬模型,使之一鍵生成多國語言和多種方言歌曲,音樂創作的門檻進一步降低;在文物保護方面,由凡拓數創研發的宋畫知識圖譜,構建起了多方位沉浸式立體文物網,並支持文生圖、圖生圖等,既爲觀衆提供了一部宋畫“百科全書”,又能助力博物館更系統化管理文物知識。

據統計,上述數字創意、動漫、遊戲產業,廣東省始終遙居榜首,遊戲產業營收更是佔到了全國五分之四的比重。科技加持下,幾項文產支柱還有望更上一層。

產業邊界擴容催生多元業態

從縱向來看,廣東憑藉科技優勢,已爲文化產業備好了未來的“第二增長曲線”;從橫向看,科技不僅改變着文化創作方式,還塑造着產業運作模式,廣東文產正由從單一邁向融合,由賣產品走向賣服務。

文化產業的每一次蝶變均以科技和製造爲基礎,日益風靡的元宇宙、大模型背後,依稀可見電子信息、超高清、智能裝備製造等產業支撐。數據顯示,廣東產業體系完備,是全國少數實現文化產業全行業覆蓋的省份。2023年,全省文化製造業規上企業營業收入約1.05萬億元,全國佔比超過四分之一。

廣東文化產業藉助科技縫合起了多元的文旅和新消費場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應用無疑是“元宇宙+數智人”,這一組合正日益活躍於遊樂場、博覽館、藝術劇院等多元場景。

2022年年中,“艾雯雯”入職中國國家博物館,國家大劇院迎來虛擬員工“Art鵝”,“沁沁”也正式到崗中國國家版本館·廣州分館。在這些數字人背後,共同技術支撐來自一家廣東企業——凡拓數創。伴隨着公衆對文旅場景提出越來越高的沉浸式需求,虛擬人制作這門“新生意”應運而生,以全新模式同文旅產業深度融合,賦能後者養成IP、吸引觀衆。

事實上,產業融合不僅發生在企業之間。着眼於文化邊界的靈活性,越來越多的頭部企業正化身“多邊形戰士”,向多元產業延伸出商業觸角。

這其中,一個典型代表是“熊羊豬”三巨頭。逐一拆解,奧飛娛樂靠玩具起家,爲厚植文化附加值,開始邁向動漫領域,後將喜羊羊納入麾下;華強方特以主題樂園爲主營業務,逐漸延伸至文化內容生產領域,締造了熊出沒系列,使文旅、動漫業務交相呼應;詠聲動漫則從誕生之日起便紮根動漫領域,憑藉“豬豬俠之父”的身份,向文旅、商貿進階。

以IP爲原點向科技、製造、文旅等多元業態拓展,憑藉科技打造出的新文旅體驗場景又反哺於IP成長,已成爲廣東文化產業的深層邏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