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脅利誘都用上了!俄羅斯催中國車企去建廠,究竟打的什麼算盤?

衆所周知,中國汽車的口碑蒸蒸日上。不僅在國內做的風生水起,在國外也變成了衆人眼中的香餑餑。

這不,近期俄羅斯方面就表示,要大力歡迎中國車企來俄羅斯造車,最好把產業鏈也帶過來。

按理說,俄羅斯在衆人的印象中,工業水平並不差,爲啥突然就要依賴中國車企了呢?

俄呼籲中國車企入駐

嚴格來講,俄羅斯的此次相邀,頗有一絲“威脅”的味道。按照俄羅斯工貿部的說法:“俄羅斯將針對進口汽車,逐步提高報廢稅,加稅幅度在70-85%之間”。

俄羅斯亞洲工業企業家聯合會主席維塔利·曼克維奇,更是表示:“呼籲中國汽車製造商,來俄羅斯建廠”。

“俄羅斯的電力成本遠低於中國,本地零部件也比較便宜,因此有利於節約造車成本”。

面對俄羅斯的這一系列舉措,俄羅斯川渝總商會會長譚國琪,很快就看透了事物的本質。

他表示:“俄方提高進口汽車的處置稅,目的就是爲了迫使中國汽車在俄進行本土化生產”。畢竟俄羅斯進口最多的,就是中國車了。

話說俄羅斯爲何如此期盼中國汽車產業鏈的入駐,難道中國汽車就這麼好?

空心化的俄羅斯

其實答案很簡單,因爲俄羅斯已經空了,而且空的太徹底了,幾乎啥都缺。

自俄烏戰爭爆發以來,大量的西方品牌紛紛撤離俄羅斯。比如在2022年5月的時候,麥當勞就宣佈撤離俄羅斯。連帶全俄的800多家門店,也悉數關閉。

在麥當勞之後,肯德基、可口可樂、百事可樂等企業,也紛紛撤離俄羅斯。

除了食品行業以外,在服裝行業,像阿迪達斯、耐克、ZARA,也全部撤出。在IT行業,蘋果、三星、谷歌也跟着一同撤了,就連線上業務都已經暫停了。

可見,這次的大撤離事件,對俄羅斯各行各業的影響有多大。

當然了,撤離最徹底的行業,無疑是汽車行業了。像BBA、通用、雪佛蘭、豐田、三菱等,悉數撤走。一時間,4S店全部關門,就連修車都沒地方修了。

由於這些車企的撤離,導致2022年俄羅斯的汽車銷量暴跌58.8%。當年只賣出68.74萬輛,只相當於1991年的水平。

可以看出,汽車行業的空心化,對俄羅斯的商業市場打擊有多狠。

說到這裡可能很多人會問了,俄羅斯不會賣車,難道還不會造車?修車嗎?

嚴格來講,還真不會。因爲俄羅斯如今的工業,屬於瘸腿工業。俄羅斯能造坦克、飛機、核潛艇,但就是造不了汽車、手機、電腦、芯片等。

總之,重工業和軍工信手拈來。但對於輕工業領域,俄羅斯就有點無從下手了。

蘇聯時代留下的癥結

當然了,要說起這個問題的癥結,還得歸咎於蘇聯。在冷戰時期,蘇聯重點投資的領域,一般都是軍事國防。比如軍用車輛,就是蘇聯引以爲傲的一項產品。

按照當時的一句名言:“一流的技術人員造軍車,三流的技術人員造小汽車”。可見,那時候蘇聯對於軍用車輛是有多麼重視。

老話說的好,求仁得仁。由於蘇聯對軍車如此上心,因此那些蘇式卡車都極其耐造,質量超好。尤其是那些重載卡車,運導彈,運軍火,跑長途一路顛簸根本不是事。

至於民用小汽車,結局就比較埋汰了。由於缺乏資金、技術和市場,因此蘇聯小汽車的研發一路拉垮。不僅駕駛體驗感差,還死貴。

就這樣,隨着時間的推移,蘇聯汽車逐漸被西方汽車甩了好幾條街。

蘇聯解體後,俄羅斯開始搞休克療法。一時間,大量的外資紛紛進駐俄羅斯。比如法國雷諾,就拿下了伏爾加汽車廠和拉達汽車廠。

除了雷諾以外,當時俄羅斯有大量的汽車產業,都被西方企業給滲透。長此以往,俄羅斯汽車產業就慢慢被西方給主導了。

而這樣的後果,則是極其嚴重的。因爲俄羅斯的民用汽車產業是被盤活了,但它同樣也被鉗制住了。一旦西方不樂意,俄羅斯的這些汽車產業分分鐘面臨崩潰。

比如這次,俄烏戰爭爆發後,雷諾撤走,就帶走了俄羅斯大量的汽車產業鏈,以及核心技術。面對雷諾的撤離,俄羅斯根本無計可施。

既缺產業鏈又缺人

當然了,俄羅斯之所以如此受制於人,主要也是歸咎於以下兩個深層次原因:

一方面,俄羅斯本身的產業鏈並不完整。關於這一點,看看芯片產業鏈就知道了。

在芯片產業鏈的上游,是芯片設計行業。其中包括集成電路圖的繪製,晶圓片規格的設計等。

在芯片產業鏈的中游,就涉及到硅提純、硅切片、反射率研製、極紫外光源的打造等。而芯片產業鏈的下游,則是光刻膠、刻蝕、封裝、焊接電路板等工藝操作。

像這些上中下游產業鏈,俄羅斯一一缺乏。在這種情況下,俄羅斯要想把芯片產業發現起來,無疑是難上加難。

同理,針對汽車產業也是如此。相比於芯片產業鏈,汽車產業鏈涉及到的領域更多,技術更廣泛。俄羅斯連芯片產業鏈都沒法初步打造,更甭提汽車產業鏈了。

另一方面,俄羅斯極其缺人。尤其是專業型人才,在俄羅斯可謂是屈指可數。

這個也很正常。由於缺乏足夠的資金和產業鏈,所以俄羅斯根本沒條件培養出熟練的技術工人。沒有了這些技術工人,俄羅斯的汽車產業也就沒法發育起來了。

更何況,俄羅斯每年還有20多萬人移民海外,其中就包括10萬IT工作者。

在俄烏戰爭爆發後,更是直接走了80-90萬人。在這些人中,80%都擁有大學,其中還包括大量的工程師和專家。而他們都是當初西方企業撤離後,跟着一起走的。

可見,俄羅斯不僅缺人,還面臨着人才流失的窘境。在這種情況下,俄羅斯的汽車產業要想發展起來,就有點強人所難了。

根據2023年統計的數據,俄羅斯有42%的工業企業,都出現了用工荒。這些企業既缺操作工,也缺程序員,還缺管理人員。

總之,俄羅斯的各行各業,算是被西方徹底掏空了。

江淮給“莫斯科人”的賦能

也正因如此,所以俄羅斯才需要再次實現工業化,以重振當年的蘇聯雄風。而工業化成功的標誌,就是汽車產業鏈的成熟。

那此時的俄羅斯該依靠誰呢?一位來自東方的大國,及時伸出了橄欖枝。

自從雷諾撤走後,俄羅斯就決定恢復老品牌“莫斯科人”汽車的生產計劃。畢竟這項任務在當時的蘇聯時代,就已經深入人心,

而這一次,中國江淮的介入,則給俄羅斯汽車產業打了一針強心劑。

江淮進入俄羅斯以後,帶來了大量的資金、技術和人才,其中就包括一套完整的江淮嘉悅X4產業鏈。

在扶持“莫斯科人”汽車期間,江淮一邊參與車型設計,一邊參與零部件的供應。比如方向盤、火花塞、安全氣囊、剎車片等,都是江淮從國內運過來的。

最終,經過江淮和“莫斯科人”的通力合作,新一代“莫斯科人3”,便閃亮登場了。

這款汽車是莫斯科人汽車廠生產的輕型商用車。從本質上來看,它其實就是江淮JS4跨界車在俄羅斯的新組裝版本。

有了江淮的助力以後,“莫斯科人”的生產線很快就發動起來了。

據統計,整個“莫斯科人”系列,在2023年的10個月工作期內,一共向經銷商交付了1.3萬輛汽車。其中售出的車輛,就高達1.06萬輛。

可見,江淮的這一次助力,對俄羅斯汽車產業的幫助是有多大。

繼續賦能Sollers汽車集團

俄羅斯的Sollers汽車集團,在看到江淮的亮眼表現後,很快就心動了。彼時的Sollers汽車集團,也同樣缺技術,缺人才,缺芯片,缺零部件,簡稱啥都缺。

因爲Sollers汽車集團以前進口的零部件,大多都是來自歐洲。比如變速箱,ABS組件等,無一例外不是歐洲產。當歐洲車企撤走以後,Sollers汽車集團就慌了。

爲了避免自家企業覆滅,Sollers汽車集團也開始學習莫斯科人汽車廠,全力爭取幾套江淮的生產線。

很快,Sollers汽車集團便投資50億盧布,拿下了江淮愷達輕卡和星悅輕客的生產線。這一刻,Sollers汽車集團宛如穢土重生。

屆時,除了發動機和變速箱以外,Sollers汽車的底盤、方向盤、內飾等零部件,都可以在俄羅斯進行本土生產。從這個意義上來講,俄羅斯也算是實現汽車製造業本土化了。

總之,江淮汽車帶來俄羅斯就行業的賦能,的確是不可估量的。

這也難怪曼克維奇心心念念,也要呼籲更多中國車企來俄羅斯建廠了,畢竟俄羅斯是真需要中國廠子的到來。

如果沒有中國產業鏈賦能的話,估計俄羅斯今後的汽車產業就得走向沒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