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是無錫?

普通城市的天花板

非直轄、非省會、非計單的普通城市還有前途嗎?

最近幾年,隨着人口下降、經濟承壓,越來越多沒有區位和政策加持的普通地市遭遇人口流失、城市收縮,陷入發展焦慮,從而有了上面的“天問”。

好在,答案是有的。

比如常州,靠着在新能源產業上的彎道超車,成功於去年邁過了GDP萬億大關;

又比如榆林,仗着家裡有礦,大力發展能源化工產業,竟逆襲成了西北第二市,超過蘭州、銀川、烏魯木齊等一衆省會……

而在這些傑出地市中,無錫尤其突出,堪稱天花板般的存在。

做個比較,珠三角的佛山、東莞,同樣製造業發達、經濟實力雄厚,號稱“世界工廠”,甚至曾流行過“東莞塞車,全球缺貨”一說,但如果看GDP總量,終歸遜無錫一籌。

至於隔壁的蘇州,儘管被譽爲“第一地級市”,但其實蘇州的地位有些特殊,一方面,蘇州與上海地理相連、地鐵相通,兩者某種意義上是前店後廠的一體關係;另一方面,蘇州的一把手長期高配,蘇州工業園區更是中國和新加坡兩國政府推動的重要合作項目,這使得其所能獲得的資源遠高於一般地級市。

更重要的是,蘇佛莞的人口總數都接近甚至超過千萬,而無錫還不到750萬。事實上,無錫是全國GDP前20強城市中常住人口最少的,而這反過來卻成就了無錫作爲中國大中城市中人均GDP最高的紀錄。2023年,無錫人均GDP突破20萬,達到20.63萬,秒殺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

所以我才說,無錫基本上可算是中國普通城市發展的天花板了。

但這個天花板是怎麼煉成的呢?熟悉產業財經的人一定會將其歸功於無錫強悍的製造業。

2023年,無錫二產增加值爲7376.85億元,排名全國第八;增速達到6.9%,在前十大工業城市中排名第一。僅此兩項數據,就足以讓很多城市豔羨不已。

要知道最近這些年,受國際政經局勢的影響,國家層面對產業鏈安全越來越重視;國內輿論風向也從過去推崇虛擬經濟、網紅經濟、互聯網產業轉向製造業;就連那些過去並不以製造業見長的頭部城市,都開始紛紛入局製造業,尤其是高端製造業賽道。

問題是,製造業不是想發展就能發展起來的,高端製造業更不是砸錢、上生產線就能搞出來的。

我們看號稱“數字經濟第一城”的杭州,這些年也回過神來,企圖重振製造業。爲此當地又是提出“新制造業計劃”,將數字經濟和製造業列爲高質量發展“雙引擎”,又是在城東規劃智造大走廊,希望復刻城西科創大走廊的互聯網奇蹟,雖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橫向比較依舊不盡如人意。

2023年,杭州二產增加值排在全國第17名,增速也只有1.8%。今年上半年,排名進一步掉到第18位,增量更是隻有區區3個億。

正因如此,面對新產業的風口,面對無錫的工業成就,各界都在追問:無錫的產業實力爲什麼能那麼強?其中有哪些經驗值得其他地市借鑑學習?

無錫成功的三大原因

無錫成功的第一個原因,來自其雄厚的產業基礎。

熟悉近代歷史的人都知道,無錫是中國民族工商業的發源地。據統計,1928~1937年間,無錫的工人總數超過6萬名,僅次於上海;生產總值位列上海、廣州之後,居全國第三位。因此無錫也被稱爲“小上海”。

改革開放後,無錫又成爲費孝通筆下“蘇南模式”的發源地。持續百年的積累,使得無錫的產業家底雄厚且多元。

目前在全國41個工業大類、207個工業中類以及666個工業小類中,無錫一市就擁有33個大類、167箇中類、462個小類,是工業門類最齊全的地市之一,並且在每個門類領域中都有優秀企業涌現。

2023年中國製造業企業500強,無錫有23家上榜,排名全國第三;2024年中國民營企業500強,無錫有25家上榜,同樣排名全國第三。

而產業基礎的厚度又決定了城市發展的產業後勁和可持續力。舉個例子,如今已成爲無錫代表性產業的物聯網,當年剛興起時國內曾有好幾個城市與無錫同步起跑,但因爲本身的產業基礎不如無錫,跑着跑着就掉隊了,只能眼巴巴看着無錫一步步登頂“物聯網之都”的寶座。

無錫成功的第二個原因,來自於產業發展的慣性。

產業發展是有慣性的,什麼樣的樹結什麼樣的果。比如作爲“電子商務之都”的杭州,發展網紅經濟順理成章、水到渠成,但是想發展高端製造業,就費勁了。

同樣的道理,無錫今天之所以在發展新質生產力方面得心應手、成績斐然,也是基於其原有的二產尤其是製造業土壤,自然生髮開來的。

這種慣性也體現在企業與政府的觀念思維與底層邏輯上。比如無錫企業的發展多數一步一個腳印,所以儘管全市百億級以上的大企業、大集團多達37家,接近江蘇全省的20%,但超千億的巨鱷卻並不多,只有3家。

這背後也是一種製造業的穩健思維,它不同於3年上市、5年衝千億市值的互聯網思維。在經濟狂飆突進的時代,這種思維往往被斥爲保守,但在退潮期,它卻是避免城市裸泳、企業暴雷的救生圈。

至於政府端,則主要體現在產業政策的定力上,而這也是無錫成功的第三個原因。

過去20多年,中國的產業風向經歷過至少三次轉變。2000年代流行退二進三,當時很多地方覺得二產傻大笨粗,而三產光鮮時髦,所以爭相做大三產。

進入2010年代,互聯網產業成爲風口,大家又都紛紛轉型線上。直到最近這些年,受國際國內局勢的影響,製造業才又重新開始被重視。

在這一波三折過程中,不少曾經的工業強市爲了“趕時髦”自廢武功,二產比重急速下降。而無錫卻始終如一重視製造業,二產比重一直維持在45%以上。

近年來,通過實施產業強市主導戰略,無錫更是構建起以4個地標產業集羣、6個優勢產業集羣和5個未來產業爲支撐的“465”現代產業體系。

最爲難能可貴的是,在發展高端製造業、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的同時,無錫也並沒有丟棄傳統優勢產業。無論是工業領域大規模設備更新啓動方案,還是由市領導牽頭召集的產業集羣專班工作推進會議,都有較大篇幅涉及傳統產業。

甚至針對輕工、紡織、化工、冶金、建材、機械等6大傳統優勢產業,無錫方面還提出了一個“567”計劃,推動這些領域朝着產業高端化、裝備智能化、工藝先進化、效能綠色化、生產數字化方向轉型升級,並取得了顯著成效。

數據顯示,今年1~8月,無錫“465”現代產業集羣合計實現規上營收11172.2億元,9個產業集羣規上營收規模超千億,到年底預計超2000億的集羣可達7個,其中新材料、高端裝備2個產業集羣全年規上營收有望超3000億元。真正做到了百業興旺。

如何突破天花板?

當然,作爲普通城市的天花板,無錫也有自己的煩惱,那就是如何突破天花板?

要實現這點,單靠無錫自己的力量可能有難度,畢竟相較直轄市、省會、計單,無錫作爲普通地級市,在政策紅利、人才儲備、科研金融資源等方面,都存在先天劣勢,所以要想突破天花板,繼續向上生長,就必須發揮“拿來主義”精神,主動並擅於向高能級城市借力。

這方面,隔壁的蘇州是個好的樣本。

就拿科創這一項來說吧。前不久聯合國下屬的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發佈了《2024年全球創新指數報告》先期報告。其中的科技集羣排名,是衡量全球城市知識產權創新能力的重要指標。

今年的報告中,長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三大城市羣均有城市上榜。其中,珠三角是深圳—香港—廣州集羣,排名全球第2位;京津冀是北京,排名全球第3位;而長三角有兩個集羣躋身前十,分別是上海—蘇州(第5位)和南京(第9位)。

其中蘇州是所有中國城市中近五年排名上升最快的之一,2020年時還只排在全球第72位,2021年有所上升(第63位),但距離前十尚遠。真正的質變發生在2022年,那年蘇州首次與上海合併成爲一個科技集羣,全球排名一下子躍升至第6位,去年更進一步,擠入前5,並蟬聯至今。

這個例子生動地表明,像蘇州、無錫這樣的頂級地級市,要想進一步提升自身的創新能力、產業實力,突破發展上限,最快最便捷的方法就是“抱大腿”,而上海是最近最粗的那條“大腿”。

試想一下:如果無錫能像蘇州那樣,融入上海的科技集羣,變上海—蘇州爲上海—蘇州—無錫集羣,甚至以無錫爲連接點,把上海—蘇州和南京兩大集羣融合成一個長三角(或滬寧線)科技集羣,那麼不僅無錫自身的科創能力將顯著提升,成功擠進榜單,新集羣的排名也一定能超過珠三角的深圳—香港—廣州集羣和京津冀的北京,甚至挑戰東京—橫濱集羣的全球第一地位。

事實上,無錫許多高新科技、高端製造企業的創始人與核心團隊,都與上海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隨着比肩“大灣區1號線”的滬蘇錫常城際鐵路的規劃開建,滬錫兩地的人員往來、產業互動必將日趨頻密,形成同城效應,而這將進一步助力無錫從更大的範圍、更高能級的城市汲取資源、技術和人才,從而實現產業經濟的“破壁式發展”。

這一點從無錫的GDP數據中已有體現。今年上半年,無錫經濟增速分別高出全國、全省0.9和0.1個百分點,與省會南京的GDP比值更是已連續4年半持續縮小。全年,無錫會給外界展現一份怎樣亮眼的成績單,我們拭目以待。

開白名單 duanyu_H|投稿 tougao99999|圖片 視覺中國/豆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