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國彥/以自然為本 與山河共好

與世界大河相比,臺灣河川的長度與流量都小,但是輸送入海的沙泥卻大得驚人,這是因爲河川流經的高山峻嶺坡度陡峭,巖質碎裂,加上地震頻仍,颱風肆虐,極端降雨下挾沙帶泥淤填水庫,陷溺平原,造成水利難題。

菲律賓海板塊正以每年八十二毫米的速度向臺灣擠壓,造成地殼擡升,山脈每年擡升十至二十毫米,岩層折皺變形,斷層密佈。山雖擡升,但並不見長高,玉山主峰海拔高度多年來還維持三九五二公尺,這是因爲風雨侵蝕旺盛,不斷夷凌,擡升與侵蝕,兩者幾乎達到平衡。

山上的土石隨洪水下送,一方面切割山谷,另方面形成河岸階地與廣闊的海岸平原。

大自然的營力旺盛,侵蝕與沉積激烈地反覆地進行,高岸爲谷,深谷爲陵,滄海化爲桑田,一幕幕大規模的破壞與建造不斷上演。七千年來在臺灣中南部堆積了三千億公噸的沉積物,建造了我們居住的海岸平原。

舉例來說,曾文溪的南岸臺南科學園區,九千年前還是一片海灣。古曾文溪、鹽水溪不斷從山林裡帶來大量土石,堆積於河口形成三角洲,新生的土地開始浮現。在堆積過程中,水流不斷刻畫出新的水道,河川大龍擺尾,南北移動,如掃帚般撫平大地,堆出平疇沃野。西部海岸平原帶就是臺灣近一萬年來的地質史冊。對於這個回憶錄,現代人未能閱讀,幾乎遺忘。

幸好,近年臺南科學園區的考古挖掘讓我們重新拜訪湮滅的歷史。這一帶在六千年前漸漸形成沿岸沙洲、障蔽島、潟湖與溼地;到了三千多年前出現了人類活動的遺蹟,被稱爲「大湖文化」,灰坑中找到梅花鹿及野豬的骸骨,和已經碳化的小米、黍、稻米、紅豆、大豆、綠豆、樹豆,也找到紡織用的陶紡輪與捕魚用的網墜;貝冢中發現大量血蚶、文蛤、牡蠣、紅樹蜆,說明這是一個居住在河海交會區,懂得種植、漁獵與紡織的族羣。

在兩千八百年到兩千年前(約相當於春秋戰國到西漢年間)此地已經出海成陸,東側屬於淺山地形,盛產梅花鹿與野豬;西側臨海,就如同今天的善化沿海、七股潟湖與四草溼地。

在全球暖化的趨勢下,卅年來侵襲臺灣的颱風強度也相應增加,損害金額與颱風約成正比關係。數據顯示,六十年來,多數雨量測站的平均雨量並無明顯增加,但是雨量強度明顯加劇,逕流量與河川輸沙量也呼應着產生放大效應。例如,一個莫拉克颱風就吃掉了曾文水庫百分之十四的庫容量,意味着在未來全球暖化、極端天氣增加的趨勢中,天災風險也愈加嚴峻,水庫淤積愈加嚴重。

臺灣西部由北至南,約有五十個鄉鎮面臨高淹水潛勢威脅,亟需「以自然爲本」的解方進行紓解。我們唯有探明地質長期卻隱微的趨勢,瞭解大地的脈動,避其鋒、順其勢,才能與山河大地和平共處,永續經營。

(作者爲逢甲大學創能學院講座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