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德聖當年負債也要拍!斥資7億的史詩級國片《賽德克・巴萊》

吳朋奉(左起)、田中千繪、馬如龍、徐若瑄、監製黃志明、導演魏德聖、羅美玲、溫嵐與馬志翔昨天上午出席臺灣史詩鉅作「賽德克‧巴萊」記者會造勢。圖/聯合報系資料照(2011/08/22 蘇健忠攝影)

2011年9月,《賽德克・巴萊》主角莫那・魯道悲壯的經典臺詞:「如果你的文明是要讓我卑躬屈膝,那我要讓你看見野蠻的驕傲」,一夕成爲當年最振奮人心的電影名句。分成兩集上映的《賽德克・巴萊》,也是魏德聖導演繼《海角七號》之後,更具討論廣度的史詩級長片。

在1999年,魏德聖早已起筆編修《賽德克・巴萊》劇本,不斷研讀史料的過程中,受到邱若龍的漫畫《霧社事件:臺灣第一部原住民調查報漫畫》感動,也因爲看見花蓮的原住民喊着「還我土地」的抗議新聞,還有香港即將回歸中國的報導,開始思考起「歸屬」的問題,並對這在歷史教科書中短短乍現的原住民起義,還有事件的領袖莫那・魯道感到好奇萬分。2000年,他完成《賽德克萊・巴萊》的劇本,並獲得新聞局優良電影劇本獎。

因爲首部電影《海角七號》一口氣拿下6項金馬獎,讓魏德聖的《賽德克‧巴萊》多了名氣加持,導演吳宇森更願意出任監製,國際導演李安也願意擔當顧問。不過,這部片子開拍後,遇到的最大問題是資金來源。

2003年,魏德聖先是找五度五關好歌喉的賽德克族廖金生主演,完成五分鐘的《賽德克‧巴萊》,光是這五分鐘的戲就花了魏導250萬元。當時的他負債累累,依然希望有投資者看見這段短片的誠意和商機,能投資700萬美金來拍正片,結果卻不盡他意。

最後甚至開放民衆小額捐款,雖然得到新聞局補助,還有文建會、中影董事長的出資,讓《賽德克·巴萊》成爲文創創投中,第一個由官民共同投資的案例。但是,魏導仍是邊借錢邊拍,耗時10個月拍攝時間,走遍臺灣28個地方取景,最令人驚訝的是,他在林口鄉「阿榮片廠」,花費上億元在1萬2千坪土地上,努力重現了日據時代霧社事件的「霧社街」。

魏德聖曾在報導中表示:「到目前爲止,中華民國只有三個人能有資格被刻在我們的硬幣上。一個是國父、一個是老蔣總統,另一個就是莫那魯道。」國父代表了「革命」、蔣中正代表「威權」,而莫那·魯道則代表「尊嚴」。這也是他負債、冒着停拍的風險,也要完成這部電影的原因之一,他認定這是一部值得臺灣人驕傲的電影。

史詩巨片《賽德克•巴萊》2011年9月4日首映,在凱道旁搭起可容納600人的帳棚。《賽德克•巴萊》的內容是關於臺灣原住民英勇抗日的故事,偌大的海報和後方日據時期所建的總統府,形成強烈對比。圖/聯合報系資料照(2011-09-01 記者林澔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