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急尋捐贈者出國做CAR-T治療 醫師提醒「仍在研究階段」
劉姓網友在臉書和批踢踢發文協尋2021年的捐贈者,希望一同赴國外尋求CAR-T治療。圖爲捐贈者當年寫給孩子的卡片。(圖取自劉先生臉書)
一名劉姓網友在臉書和批踢踢發文「協尋捐贈者」,內容提到孩子2021年接受周邊血捐贈,生命得以延續,但今年再度復發,醫師建議到國外尋求CAR-T治療,因此希望能找到當年的捐贈者,一同赴國外捐贈淋巴球。礙於規定,患者家屬無法直接取得該名捐贈者的聯繫方式,因此該名網友特別PO出當時捐贈者寫的卡片,希望藉由社羣力量找到這位救命恩人。
中華民國血液及骨髓移植學會理事長李啓誠表示,根據該名網友的描述,小孩應是罹患急性淋巴性血癌(ALL),目前全球對於急性淋巴性血癌經經移植後復發,治療選項包括CAR-T治療或二度移植。
李啓誠坦言,如果法規面、供應面及經濟面可支援,選擇CART治療是比較理想的做法,國際文獻指出,根治率約爲40%;相較之下,二度移植成功率較低,血癌可能再度復發,多數患者難以度過關卡。目前國內多數ALL復發患者選擇做二度移植,主要是經濟考量,因爲CAR-T尚無健保給付,需自費達千萬元,目前健保署正在討論,有望在今年底納入給付範圍,醫界都非常期待並支持。
李啓誠表示,目前全球治療指引以「自體CAR-T」爲標準治療,也就是取出自己體內的T細胞,在實驗室中製備後再植入體內;至於該名網友希望尋找捐贈者和病童一起赴國外治療,則是異體CAR-T,目前仍屬於研究性治療,臨牀試驗發現異體CAR-T治療的抗癌力較自體CAR-T強,但可能發生無法預期的排斥反應,危及病人安全。
李啓誠說,臺灣目前雖無異體CAR-T臨牀試驗,但並非完全不可行,只是需要四方同意,由主治醫師發起,經醫院IRB、廠商同意、衛福部IRB,這三方同意後,再將相關資料送到慈濟骨髓資料庫,並尋求捐贈者同意。過去慈濟也曾處理過類似需求,做法是召開委員會,採不計名投票,但個案數不多,因爲絕大多數醫師仍會先尋求較安全的自體CAR-T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