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各位專家,請不要反覆折騰小學生的教材了,更不要改來改去

這些年,最讓家長爭議的就是我們的教材了。這不今年暑假又有一些教材改版了,每一次教材的改革都傾注了專家的很多心血,但是每一次改革我們的家長好像都不是很滿意。

近日一位家長在網上吐槽:教育部的專家們,你們如果真的閒的沒事幹,請不要反覆的折騰小學生的教材,實在閒的慌,在辦公室喝茶看報都行,求你們別再把小學生的教材反覆的改來改去了。

近些年我們的教材確實改變不小,70後80後可能感受最深刻。比如解方程,原來都是按各部分之間的關係解方程的,但是現在的教材都是按等式的性質解的,導致很多家長不太適應;比如鐘錶的知識,分三年才學完,一年級認識分鐘和時鐘,三年級講秒鐘和計算時間,實際上完全可以一起學的。還有估算,以前就是簡單的四捨五入求近似數,但是現在有估大還有估小,還要根據具體情況而定,搞得比實際計算還複雜。等等太多了,教材改革可能也是想讓教材變的更完美,但是越改革好像還不如以前。

所以家長的呼籲也不是沒有道理,既然以前的教材很受大家歡迎,那我們的專家爲什麼還要反覆地折騰教材呢?其實原因也很簡單。

第一:教育也要不斷地改革創新,其他方面不好創新和改變,教材相對就容易多了。

現在我們各行各業都在努力追求創新和改革,教育也不例外。但是教育又不同於其他行業,所以教育改革的難度最大。

教育的評價模式、考試模式、學校的教學方式等等已經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體系,短期內想改革是非常難的,所以他們就把目標盯向了教材。教材改革的難度也不小,但是和其他方面比起來,相對還是要容易一些。所以我們看到,這些年,先是語文教材進行了大的改革,全國都啓用了新的部編教材,英語今年也有了大的改動,比如三年級的英語難度幾乎提高了好幾個檔次。數學改革的力度不大,但在一些單元也做了小的調整。

不管怎麼改革,改革得是否完美,但至少說明我們的專家確實努力了,也做了一些實事,這可能就是改革的意義吧!

第二:專家基本都不上課,所以編的教材難免脫離實際教學,讓大家難以適應。

我們的教材改革爲什麼不盡人意,我認爲最大的問題就是專家都不上課,對實際教學已經不太瞭解了。

比如語文方面,新改編的很多課文真不如原來的,不但晦澀難懂,最重要的是學生讀起來毫無興趣,根本不適合他們的年齡段學習;數學方面,難度普遍加深,對於大多數學生來講學起來都很吃力,特別是思維題的增加;英語方面,不學音標不認識字母直接就開始讀句子和段落,讓很多孩子根本無法適應。整體就一句話,我們的專家太高估我們的孩子了。

可能專家接觸的都是大城市的孩子,本身各方面都很強,所以自然的認爲這樣的改革是好的。但是這樣的改革直接拉開了城鄉孩子之間的差距,未來鄉村的孩子可能更無競爭力,只能輸在起跑線上了!

希望專家多走向一線,多聽聽老師和家長的意見,而不是爲改革而改革。

這些年感覺教育好像一直在改革,但好像也沒什麼改變,原因就在於我們的專家搞的改革已經讓人看不懂了。

比如什麼大單元教學,大多數一線老師都認爲沒什麼效果,但是專家卻認爲效果非常好;還有各種優質課大賽,老師們都認爲是表演課,沒什麼意義,但專家就認爲那樣的上課纔是常規課。爲什麼專家總是和一線老師的意見不一致?說白了就是因爲我們的專家脫離一線太久了,已經完全不懂一線教學了。

一羣不上課的專家編的教材,又怎麼可能讓大家都滿意呢?

作爲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也不主張反覆的折騰教材,不斷地搞教育改革。只要我們的中考高考不改變,其實什麼教育改革都是徒勞。當下,不如先改革我們的評價模式和選拔模式,給學生先減減負吧!

大家對此怎麼看?也分享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