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身份證”來了,淘寶、微信、小紅書等已上線試點版功能

“網絡身份證時代”即將開啓。

近日,公安部、國家網信辦共同起草《國家網絡身份認證公共服務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公開徵求意見後,未來是否需要“持證上網”一時間引發熱議。而在徵求意見的期間,小紅書、淘寶、微信等APP已上線了試點版功能場景。

8月2日,界面新聞記者發現,目前安卓、蘋果手機的應用商店均已上線了一款“國家網絡身份認證”的APP,APP圖標上附帶有“試點版”字樣。用戶下載後經過身份證實體證件(護照及港澳通行證等其他能證明公民個人身份的證件均可)NFC掃描覈驗、人臉識別、關聯手機綁定、設置口令後,即能完成申領認證。不滿18週歲的用戶申領網號、網證時需要經監護人授權同意,年滿8週歲不滿14週歲的用戶,則需要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代爲申領。申領後,用戶會得到一張帶有“網號”的電子網絡身份認證憑證。

“國家網絡身份認證”試點版APP的熱點問題答疑頁面顯示,目前已上線試點應用涵蓋10個政務APP和71個互聯網APP。政務APP包括國家政務服務平臺、四川-天府通辦、山東-愛山東等;互聯網APP則包括淘寶、微信、QQ、小紅書、bilibili、12306、航旅縱橫、美圖秀秀、優酷、愛奇藝、58同程、智聯招聘等等。

按照意見稿的官方定義,網絡身份證主要包括“網證”或“網號”,是一種由國家建設的網絡身份認證公共服務平臺提供的虛擬身份證明。其中,網號由字母與阿拉伯數字組成,是一串經過加密、不直接暴露身份信息的網絡身份符號。公民可以憑藉居民身份證、護照等有效法定身份證件自願申領,用於上網及訪問相關互聯網平臺服務時加密登記或覈驗自己的真實身份信息。

政務APP與互聯網APP試點上線“網絡身份證”應用場景也有所不同。例如國家政務服務平臺APP通過網絡身份證實現一鍵登錄,其他地方政務APP則藉助賬號實名認證和一鍵登錄。主要的幾款互聯網APP,如淘寶、微信、小紅書則主要藉助網絡身份證來完成“異常賬號用戶身份的重新覈驗”。正常的用戶登錄目前不受影響,登錄頁面也未出現網絡身份證覈驗的類似要求。

目前網絡身份認證接入互聯網平臺仍處於試點階段,下一步會增加哪些功能及應用場景,界面新聞向小紅書、淘寶等APP詢問相應的計劃,暫未有迴應。

“網絡身份證”的法律依據是《個人信息保護法》《反電信網絡詐騙法》和《互聯網信息服務深度合成管理規定》,以上法律條款中均有提及“網絡身份認證公共服務建設”的對應條款。

對於未來是否要“人人持證上網”,根據《國家網絡身份認證公共服務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的規定,網證和網號的申請均基於用戶自願原則,並非強制性要求。

而像微信、小紅書等互聯網平臺也是按照自願原則選擇是否接入國家網絡身份認證公共服務,一旦用戶選擇使用網證和網號並通過驗證,互聯網平臺不得要求用戶再另行提供身份證等明文身份信息。

根據意見稿介紹,網絡身份證出臺的一項重要功能是減少互聯網平臺以實名制爲由超範圍採集、留存公民個人信息。與此前通過個人手機號碼、身份證等方式驗證上網不同,有了加密的“網號”“網證”後,公民上網可以不再使用這一類暴露個人身份信息的明文證件,可以避免被平臺方過度採集用戶信息,保障隱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