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傳雷克薩斯將“國產”,或效仿特斯拉獨資建廠,能成嗎?

自2005年正式引入中國後,雷克薩斯的國產化問題一直備受關注,而豐田卻始終在迴避這個問題,國產條件一提再提,進口銷量的要求從3萬調整到5萬再到10萬,等到達到10萬、20萬後,又表示暫無國產計劃。

不過,近日網上曝出了豐田要在上海爲雷克薩斯投資建廠的消息。據悉,豐田希望效仿特斯拉的運作模式,以獲得稅收、土地、補貼等各類優惠政策,生產該品牌的電動車以及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而且在企業運作方式上,區別於以往合資的方式,要實現100%的獨資。

豐田官方表示,對於傳聞不做評論。不過如果獲批,雷克薩斯在全球的新能源車生產,有可能轉移到中國本土生產,進而出口到海外市場。

對於此消息,疆哥認爲也是有很大可能性的。要知道,在全球新能源化轉型的過程中,中國市場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在國內,擁有完整的新能源汽車上下游產業鏈,電池、電機、智能座艙等關鍵技術領域全球領先。

伴隨着國內汽車市場的內卷,中國車企的新能源技術、智能化技術也在不斷提升,由此,越來越多的外資車企開始了“反向合資”、‘’反向合作”,通過與中國車企開展技術合作來提升自己的產品競爭力,譬如大衆牽手小鵬、Stellantis集團與零跑合作等等。

所以,豐田如果考慮將新能源產品在國內投產,對於其產品研發、生產供應配套都是有利的。另外,豐田已經與比亞迪、華爲、騰訊等本土企業合作,如果雷克薩斯在國內研發和生產電動產品,其智能科技也是有技術保障的,即便返銷全球市場,也頗具競爭力。

衆所周知,以往國內的汽車行業政策規定,外企要在國內建廠必須與本土企業合資,且中方控股比例不得低於50%。這在國內汽車產業方興未艾的十幾年前的政策,一方面保證了引進外企先進的技術和經驗學習,另一方面也避免了外企一家獨大。

如今,隨着國產汽車工業的強大,我國在2018年取消了專用車、新能源汽車外資股比限制,2020年取消了商用車外資股比限制,2022年取消了乘用車外資股比限制和合資企業不超過2家的限制,汽車外資投資全面開放。

在豐田轉向新體制經營後,雷克薩斯承擔着豐田電動化先鋒的使命,尤其是在中國市場。據公開數據統計,今年前5個月,雷克薩斯在華累計銷售新車72,275輛,同比增長33.4%。其中電氣化車型(混動與插混)銷量同比增長20.3%,主銷車型ES同期銷售45,934輛。

當前,燃油車市場普遍行情不好,雷克薩斯存在有其中的共性。比起一時的興衰,未來的發展更值得我們關注。按照規劃,雷克薩斯將於2035年實現100%的電動化。對雷克薩斯品牌來說,如果國產成功,能夠給國內消費者帶來更多消費信心,並進一步提升競爭力,促進產業融合。對此,你又怎麼看?歡迎關注“車域無疆”,在下方評論區留言,分享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