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克薩斯將在上海建廠?豐田或成首個在華獨立建廠的日系車企
以進口的方式闖蕩中國車市30年後,豐田豪華品牌雷克薩斯再次被傳將進行國產化,何時落地、如何實現等問題被一一拋出,引發熱議。
近日,有報道稱,豐田汽車近期敲定了在中國建設純電動汽車新工廠的計劃,將在上海生產雷克薩斯車型,力爭2027年前後投產,計劃主要生產雷克薩斯品牌的電動車型。
針對傳言,豐田中國迴應,對於不是豐田官方發佈的消息不予置評。同時,雷克薩斯中國也表示,對非官方消息不予評論。
雷克薩斯再傳“國產化”
對於雷克薩斯將在上海建廠一事,另有消息稱,上海市方面願意吸引更多外國投資,可能需要更高層批准,目前雙方談判已臨近尾聲,但尚有少數問題待統一。若最終雙方談判順利,豐田將成爲首家在中國獨資建廠的日本車企。
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江瀚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豐田對於雷克薩斯國產化計劃的“不置可否”,實際上是一種策略性的沉默。這種沉默在商業談判和品牌戰略中並不少見,爲後續決策留有足夠的迴旋餘地。
這並非雷克薩斯首次傳出國產化的消息。
早在2006年,雷克薩斯便首次表示如果中國市場銷量突破3萬輛便考慮國產,但隨着銷量提升,豐田將雷克薩斯國產化的門檻在2012年提升至10萬輛。
2016年,雷克薩斯在華年銷量突破10萬輛,豐田卻改口稱“暫無國產化計劃”。直至2018年,有消息稱豐田高管急於提升雷克薩斯銷量,增強其與“BBA”的競爭力,大力推動其在華國產項目,且豐田已經確認了雷克薩斯在中國國產的具體方案,但最後也不了了之。
如今,消息再次傳出或許並非偶然。
長期以來,雷克薩斯憑藉進口模式在國內豪華車市場佔據一席之地,但由於進口車面臨高額關稅,在當前國內汽車市場激烈的價格競爭環境下,逐漸成爲其發展的瓶頸,使得國產化成爲雷克薩斯順應市場趨勢的重要方向。
豐田在華銷量連降
今年以來,進口車的銷量表現並不如意。
乘聯會數據顯示,今年11月乘用車汽車進口量6萬輛,同比下降27%;前11個月汽車進口64萬輛,同比下降11%。從進口豪華車品牌銷量看,前11月,排名前三的分別爲雷克薩斯、寶馬、奔馳,銷量分別爲16.4萬輛、15.3萬輛、13.6萬輛,其中雷克薩斯同比增長4%,爲榜單前三名中唯一實現增長的車企,後兩者分別同比下滑9%和15%。
但與2021年全年22.7萬輛的巔峰銷量相比,雷克薩斯的銷量表現有所下滑。2022年同比下滑22.4%至17.6萬輛,是其入華以來年銷量首次出現同比下滑,去年雷克薩斯在華銷量小幅回升至18.14萬輛。作爲除北美外第二大市場,公司不得不重視其在中國區的銷量表現。
此前,雷克薩斯致力於推進電動化轉型,計劃到2035年實現全球銷量100%電動化,並設定了2030年銷售100萬輛電動汽車的目標,高目標下,其自然要抓住新能源發展最迅速的中國市場。
業內人士認爲,此次在中國建設純電工廠,正是雷克薩斯全球電動化戰略在中國市場的重要落地舉措,有望藉助中國在電動汽車產業的優勢資源,提升其電動車型的市場競爭力。
江瀚表示,面對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和環保法規的趨嚴,豐田意識到,加快在華佈局,特別是利用中國成熟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和龐大的市場潛力,對於推動雷克薩斯乃至整個集團的電動化轉型至關重要。
換個角度看,雷克薩斯實現國產化,對豐田在華銷量的提升會有助力。
近些年,豐田無疑是全球銷量最高、最賺錢的汽車製造商,但今年以來的造假醜聞、質量測試欺詐、汽車召回和生產停工等負面新聞正將其拉下“神壇”。
最新財報顯示,今年前三季度,豐田在華累計銷量爲135.5萬輛,下滑9.64%。下滑的趨勢其實已經持續兩年。2022年,豐田在華銷量迎來十年來首次下滑,同比微降0.2%;去年其進一步降至190.76萬輛。
在華銷量下滑,豐田亟需一款熱銷產品助其穩住銷量,將此前進口的雷克薩斯轉向本地化生產,似乎是目前的一項“優解”。
本文源自:國際金融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