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報社評》以中華共識爲兩岸關係降壓

旺報社評

即將接任海基會董事長的吳豐山以「同胞」定位兩岸民間關係,秘書長羅文嘉拋出「二六共識」,意寓兩岸可以在「從軍事關係走向文化關係」的共識下重啓對話。若將兩人的倡議與賴清德的「祖國論」堆疊,隱隱勾勒出一個新思路:如何繞開糾結難解的政治框架,從認同中華文化形塑「兩岸同胞」的默契,重建雙方求同存異的信任。

兩岸同胞說 盼重啓對話

國臺辦迴應賴清德國慶演說,重申大陸堅持一箇中國原則和九二共識,堅決反對臺獨,將積極促進兩岸交流合作,持續深化兩岸融合發展推進中國統一。這裡的關鍵字,無非是「九二共識」,這也是民、共缺乏對話基礎的核心問題。

對國民黨來說,九二共識是「一箇中國、各自表述」;北京則認爲,海峽兩岸均堅持一箇中國原則,民進黨伺機將九二共識簡化爲一中原則、一國兩制等負面標籤。2008年馬英九首任總統就職演說指出,「1992年兩岸曾經達成一中各表的共識,今後將繼續在九二共識的基礎上儘早恢復協商」;第二任就職演說強調「在九二共識、一中各表的基礎上推動兩岸和平發展;而我們所說的一中,當然就是中華民國」。

由此可知,九二共識其實是一種「戰略模糊」的智慧。北京對九二共識有自己的內涵,但並非不能妥協。試想,北京若無法接受馬英九的說法,兩岸哪有可能8年間完成歷史性的破冰,締造千萬陸客來臺、71城市直航、簽署23項協議的交流成績,又豈能有馬習兩度的會面?

換言之,九二共識的精髓在於容忍,容許彼此各有主張,互不承認也互不否認;縱有否認,仍相信對方能理解、諒解、包容我方的堅持。簡言之,九二共識的內涵是「信任」,若無互信即形同具文。

民共之間既無互信,亦無容忍,當然難有共識。但從賴清德國慶演說到羅文嘉提出「二六共識」,或是希望與對岸締造互信的信號。賴清德於國慶演說表態捍衛中華民國,與傳統獨派揚棄中華民國的立場截然不同;「祖國論」意味承認中華民國與中國的連結,願意接受「中華」代表有意降低與大陸對抗的姿態。

文化一家人 互信第一步

羅文嘉在參訪馬祖和平文化藝術景點「26據點」時表示,該據點過去是碉堡,現在變成象徵和平的藝術,「兩岸可在馬祖進行協商,歡迎海協會到南竿26據點談二六共識」。事後他進一步解釋,26據點是軍事炮陣地所轉型的文化景點,「從軍事用途到和平藝術是一個進步的轉型,這是我們的進步,也是兩岸的未來的方向。」

根據《美麗島電子報》今年4月發佈的國政民調顯示,臺灣民衆被問到「您認爲自己屬不屬於以下這幾個稱呼」,有84.6%認同自己是中華民國一分子,有70.6%認同自己是華人,67.5%認同自己是中華民族一分子。三項數據,顯示臺灣多數人對於中華民國乃至於中華民族的血緣文化,存有高度認同感。

「中華」是兩岸最大的同心圓,無論是中華文明、中華文化、中華民族乃至於中華民國,核心在「中華」。賴政府若能以此爲出發深化對中華民國的認同,肯認中華民國與中國的連結,即使一時還說不出政治的一箇中國,在文化的一箇中國關係基礎上,兩岸就存在「都是一家人、有事好商量」的空間。

習近平於「聯合利劍-2024B」軍演兩天後赴福建考察,隻字未提這場軍事行動,亦未視察慰勉解放軍,而是要求福建在「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上邁出更大步伐」,建設好兩岸融合示範區,促進兩岸文化交流,增進臺灣民衆的民族、文化與國家認同,凸顯以中華文化促成兩岸融合的概念。

從習近平不談軍演談文化,我方拋出希望化干戈爲玉帛的「二六共識」、「同胞說」,讓兩岸壁壘分明的針鋒相對,在中華文化上找到共通的頻率。劍拔弩張的兩岸關係能否找到卸壓的出口,目前仍難樂觀,但以迴歸中華文化做爲建立民共互信的第一步,確實值得兩岸當局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