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報社評》陸打造自貿港 臺邊緣化危機更深
上海已形成建設自由貿易港的初步方案,並且報送至國家相關部委徵求意見。圖爲上海洋山港貨櫃碼頭。(新華社資料照片)
中共十九大報告提出「賦予自由貿易試驗區更大改革自主權,探索建設自由貿易港」方針,隨即有上海、浙江、廣東、福建、海南、天津、山東、遼寧、四川等10多個省市提出自由貿易港規畫,預期今年將成爲大陸自貿港破土年,爲大陸深度開放打開一扇新窗。
新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汪洋,在官方報紙發表一篇有關自貿港的文章,釋出重磅資訊。文章稱,探索建設中國特色的自由貿易港,打造開放層次更高、營商環境更優、輻射作用更強的開放新高地,對促進開放型經濟創新發展具重要意義。換言之,自貿港的目的,是要讓全球高端要素跨境流動更加便捷和自由,從而提升區域乃至國家的要素配置能力、經濟發展活力及國際價值鏈地位,發展引領全球經貿競合新優勢。
自貿港是設在一國(地區)境內關外、貨物資金人員進出自由、絕大多數商品免徵關稅的特定區域,是目前全球開放水平最高的特殊經濟功能區。綜合大陸媒體和資深專家的看法,自貿港並非自由貿易試驗區的簡單升級版,自貿區以制度創新爲核心,自貿港則是具有強大貿易功能的新載體。二者最大的區別在於,自貿區側重貨物流通的開放,自貿港則是全方位的開放,包括貨物流通、貨幣流通、人員流通、信息流通,以及更重要的法律和監管方面的變革,自貿港不需要申報貨物就能自由進入,將真正實現「境內關外」。
自貿港的高水平開放體現在:從自貿港的建設目標看,參照香港、新加坡和杜拜等國際一流自貿港的通行做法,在貿易便利化方面真正形成「一線放開、二線管住、區內自由」的監管模式。從功能定位看,要對標國際典型的自貿港,提升國際貿易能級,建設國際航運中心和全球物流樞紐,助推國際貿易轉型升級和建設國際貿易強國。從管理體制和監管制度看,自貿港實行集約化管理體制和高效的風險監管體系。在「一線」最大程度放開後,能不能有效進行風險管控,是自貿港面臨的最大挑戰。
大陸改革開放40年,先後設立過經濟特區、經濟技術開發區、高新技術開發區、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等經濟功能區。而自2013年9月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掛牌設立以來,經過兩次加法,現已設有11個自由貿易試驗區,在貿易便利化、投資管理、金融開放和政府職能轉變等領域,已形成一批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建設自貿港,堪謂條件漸臻成熟,時機恰好,是新時代「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的一記「高招」。
有論者提出,自貿港的探索,需要6方面條件:臨近主要交通樞紐、依託並輻射龐大經濟腹地;應是全球高科技、高素質人才的聚集地;需要權威性、服務到位、管理到家的政府機構;需要按市場化運作、高效的運營機構;要有一套完整的國際化服務支撐體系;應成爲全球營商環境最好的地區。可以推斷,大陸建設自貿港,將在借鏡國際一流、融合中國特色、做好頂層設計、真正自由來去上做足功夫,同時做好監管和安全防控。預期其數目不會太多,範圍也不會太大。
誰能搶得頭香?GDP總量首次突破3兆人民幣的上海最有希望,寧波──舟山和深圳等港口應也有機會。
上海已形成建設自由貿易港的初步方案,並且報送至國家相關部委徵求意見。上海市長應勇近日所作政府工作報告,透出清晰信息:結合洋山深水港和浦東國際機場探索建設自由貿易港;同時,對照國際最高標準、最好水平,打造自貿區「三區一堡」,建成世界先進水平的國際貿易「單一窗口」,探索企業投資項目審批多批合一、多圖聯審、區域評估、聯合驗收,服務「一帶一路」,搭建投資貿易和金融服務新平臺。
洋山港是大陸首個在微小島上建設的港口,已啓用全球最大智慧自動化碼頭;浦東機場貨運量穩居大陸第一位,在全球空港排名中位列第三。
在全球經濟不確定風險增加的年代,自貿港將爲兩岸合作提供新平臺,臺商跟進當可分享龐大商機。對臺灣而言,大陸即將推動更大程度的貨物流通、貨幣流通、人員流通、信息流通,以及更重要的法律和監管變革,臺灣經濟邊緣化壓力將更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