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報社評》華人動漫時代來臨
《哪吒之魔童降世》劇照。(取自微博@影氏)
大陸自制動漫《哪吒之魔童降世》逆襲大陸電影市場,上映1.5小時票房破億,上映5天破10億人民幣。一向苛刻的電影評論網站豆瓣給了8.7高分。大陸網友評價「燃」、「史詩級的動畫」、「創造了110分鐘過山車般的觀影體驗」,還有外國網友表示,是他看過最好的中國動畫電影。
《哪吒之魔童降世》講述了哪吒陰差陽錯被魔丸投胎,在與偏見抗爭的過程中,從反叛到相信「我命由我不由天」的故事。這部影片的成功並非偶然,拍攝時間長達3年,由60多家制作團隊、1600多位動畫人蔘與。劇本經歷66次修改,光哪吒的形象就設計了100多個版本。
故事本身更值得一書,不但在顛覆的基礎上實現了創新,對親情友情的珍惜、對出身與命運、成見與重塑等現代性的叩問,更爲傳統的哪吒形象注入了生命力。炫目的特效、東方審美式的場景、令人捧腹的橋段亦讓觀感加分。其實,《哪吒》一片是大陸動畫電影的厚積薄發。從2015年開始,大陸高品質動畫電影開始增多。《西遊記之大聖歸來》、《大魚海棠》等作品叫好亦叫座,國產動畫開始脫離山寨、粗糙、幼稚的代名詞。《哪吒》在此基礎上更好的體現了電影工業與創新的魅力。我們判斷,大陸動漫市場將迎來最好的時機,兩岸動漫業應該攜手打造「國漫之光」。
首先,大陸文化產業正處於戰略機遇期,爲兩岸文化產業融合帶來了契機。大陸連續多部動漫影片的成功反映了創作方水平的提高,亦反映了背後文化產業的勃興。改革開放40多年來,大陸文化產業從起步、模仿到體制改革到走向市場,自中共十八大以來,進入高速發展期。國家級的政策鼓勵與資金支持、民間創客文化的興盛、高校文化產業教育漸成氣候、數字技術的飛速發展、工匠精神在全社會的普及,爲動漫產業井噴奠定了基礎。
從市場需求層面來看,大陸民衆對國產作品的期待近些年明顯上升。從現實類電影《我不是藥神》,到軍事題材的《戰狼》系列,再到科幻題材的《流浪地球》,以及此次動畫題材的《哪吒》,大陸民衆用現金投票,創造了諸多國產電影的票房紀錄。多年來西方和日本動漫的流行在大陸培育起數量龐大的動漫粉,優秀的國產動漫作品更易「圈粉」。
可以預見,未來大陸對包括動漫在內的文化產業支持力度將會進一步增加,文化產業在大陸經濟轉型、提升國家軟實力中的重要性將更爲突出。大陸將吸引更多優質資源、優秀人才加入文化產業振興。《惠臺31條》中對鼓勵臺灣民衆參與大陸文化產業、取消相關限制等均作出了明確說明。各地也出臺了相關政策促進兩岸文化產業交流與合作。其中,閩臺文化產業合作已經相當成型。
其次,兩岸動漫業靈犀相通而又高度互補。《哪吒》是較爲典型的用中國神話中的角色來講述中國價值觀的故事。臺灣動漫尤其擅長從中華文化中挖掘、塑造現代故事。兩岸文化同源同種,語言相通,兩岸業者坐在一起相互激發,可從中華文化資源庫中發掘出更多人、事、物,寫出讓世界有共鳴的中國故事,這是兩岸動漫業在全球市場的核心競爭力。
在創作層面,兩岸動漫均經歷過代工期,在全球動漫價值鏈中的位置逐漸由低攀高。但優勢與缺點不盡相同。臺灣在人物設定、人才培育、企畫營銷等方面擁有較強優勢,但苦於市場狹小、資金不足;而大陸市場廣闊、資源豐富,近年來在特效技術方面突飛猛進,但在故事創作層面還需更爲精深。兩岸動漫產業合作雖一直在進行,但還未做到有效整合、充分發揮比較優勢。兩岸工匠應聯手打造世界級製作水平的動畫作品。在動漫周邊產品上,兩岸也可合力設計創作有趣、人性化的系列作品。
臺灣漫畫家敖幼祥創作的《烏龍院》在大陸動畫化,創下破億的點閱率,他一再提到「機遇」對自己成功的重要性。臺灣「動漫之父」鄧有立則一直呼籲「兩岸動漫業要選對人,做對事,共同推進發展」,「兩岸動漫業要加強交流,只有彼此瞭解,我們才能共同推進科技、營銷、教育的水平,才能打造更好的動漫產品,營銷全球。」當然,實現這一願景,需要更多機制上的突破,亦需要更多的包容心看待彼此。
在《哪吒》一片的結尾放出彩蛋,預告下一步作品是《姜子牙》。美國有漫威宇宙,也許中國可以有封神宇宙。華人動漫時代來臨,兩岸中國人可以攜手打造「國漫之光」,媲美迪士尼、夢工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