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大學生就業成長路徑
畢業後意識到互聯網技術的廣闊應用空間,經過不斷學習和積累創立了自己的網絡科技公司;心疼家鄉柚子林裡堆積如山的廢棄柚果,選擇生物工程專業,深耕合成生物酶催化技術,用生物科技助力資源深度利用,幫助農民增收……新時代大學生面向重點領域和重點行業、面向基層,勇於突破、主動學習,不僅解決了個人就業問題,還爲他人提供了就業機會,這正是大學生應對未來就業挑戰的奮進姿態。
習近平總書記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四次集體學習時指出,“鼓勵青年投身重點領域、重點行業、城鄉基層和中小微企業就業創業,拓寬市場化社會化就業渠道”。這一重要論述爲深入推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提供了行動指南。9月15日,中共中央、國務院發佈《關於實施就業優先戰略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指出,“優化自主創業靈活就業保障制度”,並對自主創業、靈活就業、支持和規範發展新就業形態等作出部署。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高校、大學生和社會各界共同努力。
高校應將創業精神和創新能力融入課程教學,加強就業指導和信息服務。
在當前快速發展的時代背景下,高校如何適應社會變化,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和高質量就業,已成爲教育改革的核心議題。隨着創新型經濟的崛起,創業教育逐漸成爲高校人才培養的重要組成部分。高校在設置課程時,應超越學科界限,建立跨學科課程體系,將創業精神和創新能力融入大學生日常學習。這不僅要求高校開設創業相關課程,還需要在其他學科課程中引入創新思維培養,確保大學生能夠在不同領域、不同情境中運用所學知識進行創新、解決問題。與課程設置創新相適應,教學模式也要實現多樣化。高校應積極引入數字化教學和項目式教學等新模式,利用現代技術手段增強大學生的參與感和學習效果,幫助大學生做好知識儲備,提升應對未來職業挑戰的能力。課程教學的創新,強調課程設計和評價應以大學生的實際學習成果爲標準,而不是單純依靠考試成績。這種理念要求課程設計者在制定課程目標時,不僅考慮大學生應掌握的知識,還需明確大學生在完成課程後應具備的能力和素質,從而促使教學內容和方式與大學生未來職業發展緊密結合。
在進行創業精神和創新能力培養的同時,高校應對大學生進行科學的就業指導。高校就業指導是學生從教育階段向職場過渡的關鍵橋樑,其質量不僅影響大學生的就業率,還關係到他們的職業成就感和未來發展。爲此,高校應建立就業市場動態監測和反饋機制,及時調整就業指導策略和相關課程設置,確保其與就業市場需求保持一致。高校應爲大學生提供個性化就業指導服務,通過一對一的職業規劃諮詢和企業參訪等活動,幫助大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和職業規劃選擇合適的就業方向。此外,高校還應促進就業信息透明化,確保大學生能夠及時瞭解企業招聘動態和就業市場變化,從而作出更加理性的職業選擇。
大學生要轉變就業觀念,緊跟時代和科技進步的步伐,致力於成爲創新型、複合型和應用型人才。
轉變就業觀念,致力於成爲創新型、複合型和應用型人才,是當前大學生適應時代發展的必然選擇。高校應指導大學生認清業態變化,轉變就業觀念。網絡和人工智能技術的廣泛應用,使得產業業態和就業形態都更加多樣化。科技發展催生了生物製造、商業航天、低空經濟和生命科學等衆多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打破了職業界限,也導致全球就業形態發生了深刻變革。單一勞動僱用形式和終身穩定工作轉變爲個體經營、非全日制勞動和互聯網平臺就業等靈活就業形式、多樣化職業選擇。在互聯網平臺的推動下,直播帶貨、在線教育和自由職業等新型就業形式如雨後春筍般涌現。未來社會對複合型、跨學科人才的需求將愈發迫切,在校大學生應積極打破學科邊界,主動學習與自身專業相關的跨領域知識,培養複合能力,進而在畢業後能夠應對複雜多變的就業形勢。比如,數字經濟作爲未來社會的重要產業之一,涵蓋了電子商務、互聯網金融和在線教育等衆多領域,大學生在選擇職業時,應看到數字經濟背後所蘊含的巨大潛力,通過學習相關技術,如數據分析和編程語言等,迅速進入這一領域,成爲未來經濟的重要推動力量。
高校應引導大學生到祖國需要的地方去,到基層就業創業。服務基層是畢業生實現個人價值的重要方式。在基層工作中,學生可以將自己所學的知識技能應用到實際場景中,幫助基層地區發展經濟、改善民生。爲了鼓勵大學生到基層就業創業,到現代農業、社會公共服務等領域就業創業,國家推出了一系列包括學費補償、助學貸款代償和考研加分等在內的政策,引導大學生到國家最需要的地方去,實現個人與社會的雙贏。
面對以上形勢變化,在校大學生要在思想、心理和知識技能儲備上做好充分準備,成長爲創新型、複合型和應用型人才,努力擁有成功職業生涯和美麗人生,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作出貢獻。
多方密切協調就業供求關係,創造優質就業機會和完善社會保障體系。
就業供求關係的平衡,首先依賴於政府政策的引導。近年來,中央和地方政府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支持新興產業發展,推動高校與企業加強合作,以解決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問題。高校在人才培養過程中,不僅應關注學術研究,還應緊跟企業對技術和技能的需求,調整課程設置,尤其是通過校企合作爲大學生提供更多實踐機會和就業崗位。高校尤其要與當地優勢企業、行業龍頭企業合作,爲大學生創造更多實踐機會,幫助他們提前適應職場,提升就業成功率。良好的校企合作不僅可以提高高校畢業生就業率,還可以提高企業競爭力,保持企業的先發優勢,促進企業可持續發展。
政府部門要完善並及時創新社會保障體系,爲新型就業形態保駕護航。隨着靈活就業模式的廣泛應用,傳統的社會保障體系難以完全覆蓋從事自由職業、個體經營或互聯網平臺工作的勞動者。現有社會保障體系要對新就業模式、新業態做到準確認知和快速反應,不斷進行完善。《意見》指出,“擴大社會保障覆蓋面”,強調“健全靈活就業人員、農民工、新就業形態人員社會保障制度,全面取消在就業地參保戶籍限制”,“推動失業保險、工傷保險、住房公積金向職業勞動者廣覆蓋”,等等。目前,針對靈活就業,地方和有關部門已經創新了一些社會保障的做法,不僅提高了靈活就業者的工作安全感,也爲社會整體的就業穩定性提供了重要支撐。
(作者單位系九江職業大學)
《中國教育報》2024年12月28日 第03版
作者:陳景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