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視中行半年報: 穩中有進謀變局 “五篇大文章”各有千秋

金融助力穩增長,國有大行爭當“排頭兵”。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提出,支持國有大型金融機構做優做強,當好服務實體經濟的主力軍和維護金融穩定的壓艙石。

8月29日,中國銀行公佈2024年中期業績,再度交出一份穩中有進、進中提質的成績單。截至6月末,中國銀行集團資產總額33.91萬億元,較上年末增長4.55%;負債總額31.13萬億元,較上年末增長4.90%,資產負債規模持續增長。上半年集團實現營業收入3179億元,實現稅後利潤1265億元,財務效益保持穩定。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積極發展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加強對重大戰略、重點領域、薄弱環節的優質金融服務,指明瞭金融高質量發展方向和金融支持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發力點。

今年以來,中國銀行切實履行國有大行責任,紮實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加大對國家重大戰略、國民經濟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支持力度,貸款業務保持平穩均衡增長。截至6月末,集團客戶貸款總額211428.30億元,比上年末增加11810.51億元,增長5.92%。

8月30日,中國銀行董事長葛海蛟在2024年中期業績發佈會上介紹,上半年,中國銀行聚焦主責主業、強化使命擔當,積極服務國家發展大局、助力經濟回升向好,主要業務市場表現整體提升。同時,加大對“五篇大文章”等重點領域的支持力度,科技金融服務機制不斷健全,綠色金融市場優勢持續鞏固,普惠金融業務增量擴面,養老金融佈局逐步完善,數字金融加快賦能轉型發展。

展望未來,葛海蛟表示,中國銀行將以更務實的舉措助力培育新質生產力,進一步做好“五篇大文章”。尤其在科技金融方面,中國銀行把服務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加快完善與產業全生命周相適應的多元化“接力式”的金融服務,作爲助力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關鍵結合點。積極參與相關國際規則的制定,有效滿足不同經營主體的金融需求。

完善科技金融服務 助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

中國銀行高度重視金融支持科技自立自強,積極推動科技金融高站位規劃、高標準服務和高質量發展,持續完善科技金融服務體系,加強科技金融生態建設,優化科技金融組織架構,綜合服務能力不斷提升。截至6月末,中國銀行共爲8.35萬家科技型企業提供1.71萬億元授信支持,綜合化服務累計供給超過6500億元。

全面升級迭代服務模式,優化科技金融組織架構。構建“總—分—支”科技金融多層次服務體系,成立總行科技金融中心、24家一級分行科技金融中心,在科技資源集聚區域重點打造科技金融專營支行或特色網點,通過更加高效有序的業務協同機制,快速響應客戶和市場需求,更好支持科技企業發展。

深耕重點場景,服務科技金融領域客羣。重點拓展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高等院校等源頭批量拓客場景,運用數字化手段開展客戶畫像,分層、分類精準營銷施策;聚焦科技型企業核心客羣特徵,圍繞科技型企業項目研發、技術攻關、成果轉化等重點領域,提供全生命週期服務。

推廣專項產品,完善科技金融服務體系。立足科技企業需求特點,持續完善推廣創新積分貸、知識產權質押貸款、“專精特新”貸等特色信貸產品;打造適應科技型企業特點的信貸審批流程;發揮綜合服務能力,提升對科技投資、科技債券、科技保險、科技租賃等業務的支持力度。

深化銀政合作,加強科技金融生態建設。持續深化與政府機構的合作,提升對科研機構和科研人員在跨境和個人金融領域的服務水平;建設科創金融生態合作體系,加強與投資機構、產業龍頭、行業協會、高校院所等主體的合作,深度融入科技創新發展,強化“中銀科創+”品牌形象。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銀行近日在國有大行中率先推進設立科創母基金,總規模300億元,引發業內廣泛關注。母基金由中國銀行旗下中銀證券擔任發起單位和管理人,聯合地方政府、產業龍頭分批分期設立,將聚焦人工智能、量子技術、生物技術等重點領域,引導更多市場資源投早、投小、投長期、投硬科技。

中國銀行表示,此次籌設中銀科創母基金,將進一步提升中國銀行覆蓋科技企業全生命週期的多元化、接力式金融服務能力。中國銀行將以母基金設立爲契機,充分依託全球化優勢和綜合化特色,更好發揮國有大行“頭雁”效應,持續爲科技創新和產業轉化提供一體化“商行+投行+跨境”“融資+融智+融商”的全生命週期、全鏈條金融服務支持,更好服務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和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

厚植綠色金融底色 爲綠水青山注入“金融活水”

中國銀行緊扣“碳達峰、碳中和”決策部署,積極落實綠色發展戰略,認真貫徹《銀行業保險業綠色金融指引》,以成爲“綠色金融服務首選銀行”爲目標,優化綠色金融治理架構,完善對綠色金融業務的支持措施,實現綠色金融業務健康快速發展。

綠色信貸快速增長。積極參與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標杆性綠色項目,位列彭博“全球綠色UoP貸款”和“可持續掛鉤貸款”中資銀行第一;作爲委任牽頭行,參與全球最大太陽能供電反滲透海水淡化設施項目;支持建設阿布扎比垃圾發電項目,該項目是阿拉伯地區最大的垃圾發電設施之一。6月末,境內綠色信貸餘額摺合人民幣36659.03億元,同比增長39.77%。

綠色債券市場領先。上半年承銷境內綠色債券發行規模983.70億元,居中資同業第一;承銷境外綠色債券發行規模91.77億美元,居彭博“全球離岸綠色債券”排行榜中資同業第一。位列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NAFMII)綠色債務融資工具投資人第一。創新發行全球首批共建“一帶一路”可持續發展債券,募集資金全部用於支持可再生能源、可持續水資源與廢水管理等項目。

綠色產品和服務豐富多樣。持續打造“中銀綠色+”全球品牌,推出五大類數十項綠色金融產品與服務,覆蓋存款、貸款、債券、消費等領域。上半年,成功投放全國首筆自然受益型商業ESG掛鉤貸款;爲獲得政府認證的綠色建築/小區的住戶提供優惠的周全家居綜合險(綠色按揭計劃客戶專享優惠);作爲主承銷商協助客戶成功發行科技創新綠色公司債券;聯合中債估值中心發佈“中債—中銀綠色債券指數”,提供優質綠色債券做市報價服務,綠色金融影響力進一步提升。

中國銀行還積極倡導綠色發展理念,深入推進綠色運營工作。2024年上半年,總行大廈、中銀香港大廈、上海分行大廈、蘇州分行大廈4棟標誌性建築率先取得權威機構頒發的“碳中和”證書。持續推動全行採取節能、減排、降碳系列措施,投入專項費用支持節能設備升級改造、新能源汽車更新、減少廚餘及廢棄物排放等,節油、節水、節電、節紙等工作成效顯著。加強綠色文化建設,組織多種形式宣傳活動引導員工踐行綠色辦公理念、養成節能降碳習慣。

作爲負責任的大行,中國銀行將支持綠色發展融入集團經營管理和業務發展的各個環節,積極做好綠色金融這篇大文章,以實際行動支持綠色生產力發展。同時,充分發揮全球化優勢和綜合化特色,創新綠色金融產品,優化綠色金融服務,爲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貢獻金融力量。

踐行普惠金融理念 服務民生有力度更有溫度

中國銀行堅持“雪中送炭,服務民生”定位,聚焦服務小微企業市場主體、城鄉居民,持續優化產品服務,不斷提升綜合金融服務能力,推動普惠金融業務高質量發展。

持續增量擴面,構建“又普又惠”服務體系。線上線下聯動,擴大普惠金融服務覆蓋面,持續優化“惠如願”“中銀e企贏”APP功能,打造普惠金融特色網點。6月末,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口徑)餘額20916.28億元,比上年末增長18.94%,高於全行各項貸款平均增速,客戶數突破130萬戶。

助力穩崗擴崗,支持保障就業民生。深化金融助企穩崗擴崗長效機制,連續三年開展“千崗萬家”專項活動,上半年發放穩崗擴崗專項貸款超1900億元;服務個體工商戶、創業客羣及新市民,開展“源來好創業·春暖行動”、惠商支農等專項活動,提升重點領域金融服務質效。

金融服務三農,助力鄉村全面振興。支持涉農重點領域,助力國家糧食安全保障,加大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貸款投放,加大對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金融支持;服務涉農特色產業發展,有效支持鄉村文旅產業振興,助力漁業高質量發展;積極創新涉農業務線上服務模式,爲客戶提供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務;持續加強信貸投放,優化機構佈局,豐富產品供給,推動重點幫扶縣金融服務質效有力提升。

發揮集團合力,提供綜合金融服務。依託集團綜合經營特色,提供支付、授信、儲蓄、跨境、保險、理財、直接融資等各類服務,更好滿足普惠客羣多樣化的金融需求。

中國銀行將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的首要任務,依託國有大行多元渠道優勢和綜合服務能力,加大對普惠領域資源配置力度,精準輸送“金融活水”,更好服務普惠小微等薄弱環節,不斷提升普惠金融服務覆蓋面和可得性,着力推動小微企業高質量發展。

加大養老金融佈局 共築銀髮經濟“夕陽紅”

中國銀行全力服務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圍繞養老金金融、養老個人金融、養老產業金融三個領域,持續打造多樣化專業性的金融產品和服務體系,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養老需求。

築牢養老金金融基礎,深耕“三支柱”服務。面向政企端,全力提升專業化服務水平。中國銀行自2011年起提供社保卡服務,2018年成爲電子社保卡首批上線銀行,同時是首批全國社保基金、基本養老保險基金託管銀行,也是最早開展企業年金服務的商業銀行之一。目前企業年金個人賬戶數、年金託管資產規模分別位列全市場第二、第三,年金受託資產已超2000億元。

面向個人端,持續優化全流程服務能力。作爲首批獲得個人養老金業務開辦資格的商業銀行,中國銀行主動站在全市場、全社會視角,通過手機銀行APP和線下網點提供全流程、全產品的個人養老金服務,並在APP上推出“養老一賬通”,爲廣大客戶提供包括基本養老保險、企業年金、個人養老金的統一視圖查詢服務,積極支持養老保險體系建設。

把握養老個人金融潛力,完善全產品服務。一方面,豐富金融產品供給。在監管指導下,積極研發並引進儲蓄、理財、基金、保險等養老個人金融產品,選擇重點區域推進區域性服務創新。例如,海南省分行加快建設特色驛站,探索“候鳥”客羣康養旅居服務方案;部分分行爲個人養老金客羣提供優惠消費貸款利率定價。

另一方面,建設適老服務渠道。線上推出手機銀行APP“歲悅長情”版本,讓老齡用戶獲得大字體、寬行距、有聲讀等舒適便捷體驗;線下制定敬老服務模範網點標準,推動全轄1萬餘家網點落地實施,爲老年人提供便利設施和無障礙通行服務保障,建成養老服務示範點超1000家,配備爲老服務專員,開展形式多樣的爲老特色活動。

深挖養老產業金融潛力,探索多元化服務。一方面,強化政銀合作,促進共贏發展。中國銀行在重點區域深入開展養老領域銀政合作並取得積極成效。其中,上海市分行於2023年聯動民政局、財政局及上海市融資擔保中心,推出“養老服務批次貸”專項合作方案,發放上海市首筆三年期“養老服務批次貸”。

另一方面,完善政策制度,加大信貸投放。中國銀行研究制定了養老產業信貸指導意見及相關政策,支持養老產業發展。參與國家發改委城企聯動普惠養老專項行動,提升養老產業金融服務質效。根據人民銀行普惠養老專項再貸款試點要求,向符合條件的普惠養老機構和企業等主體提供優惠貸款,幫助降低融資成本。

中國銀行表示,將繼續深入踐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和人民性,努力讓銀髮人羣獲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有保障、滿意度更可持續,以奮力的姿態交出一份金融支持養老金融事業的滿意答卷。

緊扣數字金融脈搏 打造轉型發展新引擎

中國銀行強化頂層設計,以科技和數據能力提升爲基礎,以金融服務數字化轉型升級爲核心,以融入數字經濟生態爲突破,以風險防控爲根本,深化“業數技”融合,大力推進集團全面數字化轉型。

科技體制機制持續優化。強化整體統籌和穿透管理,完善軟件中心“一總部七中心”業務佈局,加強科技研發運維一體化發展,充實一線開發運維力量,提升科技產出效能和安全生產保障能力;調整中銀金科職能定位,更加聚焦於服務綜合經營公司、場景生態建設和創新外拓三大領域。

數據資產價值進一步顯現。強化數據治理,推進“顆粒歸倉”工程和“中行一表通”建設,“數據縱橫”平臺覆蓋集團80%的機構;深化數據分析應用,加快統一數據標籤中心建設,爲集團提供統一標籤公共服務,聚焦精準營銷、反欺詐等重點領域,打造精品數據應用。

數字化服務能力提質增效。公司金融領域,積極應用數字化手段提升業務處理效率,助力基層減負增效;推進“一點接入、全球響應”重點功能建設,提升全球服務平臺管理服務能力。個人金融領域,境內個人手機銀行新增住房公積金服務、“理財夜市”等功能,月活客戶數峰值突破9000萬戶;大力推廣境外個人手機銀行6.0版本,上線軟令牌、線上人民幣薪金直匯等重點功能。金融市場領域,豐富自動化做市交易策略和交易品種,持續提升交易能力。普惠金融領域,研發“益農快貸”等重點產品,升級“惠如願”APP特色功能,擴大普惠產品服務覆蓋面。

數字人民幣創新應用也在穩步推進。今年1月末,在阿聯酋央行成立五十週年慶典上,阿聯酋央行通過數字貨幣橋項目直接與中國銀行進行首筆“數字迪拉姆”跨境支付交易,總額5000萬迪拉姆。本次交易是中阿之間首筆數字迪拉姆跨境支付交易,標誌着數字貨幣橋項目建設迎來新進展。該項目是由國際清算銀行(香港)創新中心主持,央行數研所、香港金管局、泰國央行和阿聯酋央行聯合發起的跨境支付系統建設工程,通過覆蓋不同司法轄區和貨幣,實現更快速、成本更低和更安全的跨境支付和結算。

中國銀行還加快數字人民幣與傳統優勢業務融合發展,不斷豐富應用場景。實現住房公積金、保險、軌交、校園、對公繳費、代發薪等多場景創新突破,落地全國首個數字人民幣硬錢包無網無電支付應用場景;與手機銀行深度融合,推出多種便民優惠服務,涵蓋話費充值、電費繳納、網上購物、綠色出行等小額高頻交易場景等。

面對不斷前行的數字技術,中國銀行將繼續以穩中求進的精神,銳意進取、創新求變,下好數字金融先手棋,打好服務實體經濟的主動仗,不斷開闢新賽道、塑造新優勢。

葛海蛟還在中期業績發佈會上表示,當前銀行業面臨着加速轉型發展的時代機遇,中行將全力以赴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以助力培育新質生產力爲着力點,以做好“五篇大文章”爲重點任務,優化金融供給結構,推動全行發展思路和業務模式的深刻轉變,積極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高質量服務擴大內需、區域協調發展等戰略,積極助力民營經濟發展壯大。

奮楫揚帆,賡續前行。2024年是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的關鍵一年,中國銀行將繼續堅持黨中央對金融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堅定不移走好中國特色金融發展之路,助力金融強國建設,紮實做好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五篇大文章,打造高質量發展新的增長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