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雜誌/李應元:臺中空污嚴重 油消費量是臺北市兩倍

文/天下經濟論壇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署長李應元在「2018天下經濟論壇」,迴應來賓對於臺灣空污的提問。他迴應,中南部空污較臺北嚴重,主要原因臺中機車數量是臺北的兩倍以上。未來環保署會用輔導及補助,讓企業逐漸改善。從空污到全球熱門循環經濟,臺灣要怎麼跨過這之間的重重障礙?以下是演講摘要:

地球就像是一艘無法靠岸補給的太空船,船要靠岸才能補充資源,但是地球無法靠岸,人類正在不斷消耗地球資源,而污染源與廢棄物愈來愈多。要減少污染的排放,就必須將現在的線性經濟,發展成循環經濟。

歐盟就對所有的會員國做出相關指示,在歐盟的報告書裡也提到,循環經濟除了有助於環境之外,更能夠創造新的商機以及就業機會,更有助於社會凝聚力

對於近來熱門的空污問題。目前我們的空污來源可分爲兩種:移動污染源與固定污染源。移動污染源來自交通工具,臺灣目前仍是全世界機車密度最高的國家之一;固定污染源則來自工商發展,譬如工廠煙囪建築工地的污染逸散、餐廳等等。

瞄準大型污染源,全臺設立萬個空氣感測器

環境的保護當然需要全民一起配合,但一下子無法太過激進。像是最近崑山的工廠全面停產,引起中國非常大的反彈。所以,臺灣在第一階段「空氣污染防制法」通過之前,環保署會採用輔導及補助的方式,讓企業循序漸進。

目前在臺中工業區鋪設了500個空氣感測器,大量設置在鄰近大型污染源的電線竿上。環保署先用大數據分析約略的污染源位置,再用環境檢測器搜索,已經有效地監測到幾間企業有污染過量的問題。未來預計要再鋪設11,000個感測器在全國,企業會知道我們有監測污染來源,會更加守法,環保署也能給國民比較好的空氣品質

臺灣再生能源發展要再加快

今天的報紙報導德國在今年已經達到全國100%使用再生能源的里程碑,甚至需要將多的電力外銷到其他國家,英國、德國與丹麥從剛開始發展再生能源的高度補貼,到目前已經不再補貼風力發電,顯示我國目前的再生能源發展還是太慢。未來需要更積極、更快地發展再生能源,就可以減少污染源。

※更多精彩報導,詳見《天下經濟論壇》

【延伸閱讀】

行政院長賴清德:要用科技解決少子化的問題

2018全球經濟看點:中國成長放緩,誰來補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