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問一號任務實現我國航天發展史上6個首次
本報北京6月12日電 (記者馮華)在天問一號一步實現“繞、着、巡”的目標,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取得圓滿成功之際,國家航天局6月12日在京舉行新聞發佈會。國家航天局新聞發言人許洪亮表示,天問一號任務成功是我國航天事業自主創新、跨越發展的標誌性成就,實現了我國航天發展史上6個首次。
據介紹,這6個首次分別是:一是首次實現地火轉移軌道探測器發射;二是首次實現行星際飛行;三是首次實現地外行星軟着陸;四是首次實現地外行星表面巡視探測;五是首次實現4億公里距離的測控通信;六是首次獲取第一手的火星科學數據。“在世界航天史上,天問一號不僅在火星上首次留下中國人的印跡,而且首次成功實現了通過一次任務完成火星環繞、着陸和巡視三大目標,充分展現了中國航天人的智慧,標誌着我國在行星探測領域跨入世界先進行列。”許洪亮說,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起點高、難度大、挑戰多,從論證階段開始,就面臨環境新、距離遠、時延大、環節多等諸多難題。
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探測器系統總設計師孫澤洲介紹,火星的着陸下降過程是我們此次任務風險最高的環節,這個環節中我們要面對不熟悉而且多變的火星大氣環境,還要自主完成十幾項關鍵動作。
發佈會還介紹了中國航天“十四五”及未來一個時期發展的重點規劃。“十四五”及未來一個時期,中國航天將按照國家對航天強國建設的決策部署,加快推動空間科學、空間技術、空間應用全面發展,重點提升航天科技創新動力、經濟社會發展支撐能力,積極開展更廣泛的國際交流合作。包括實施近地小行星取樣返回和主帶彗星環繞探測任務、實施火星取樣返回任務等。據介紹,我國計劃在2025年前後,實施近地小行星取樣返回和主帶彗星環繞探測任務,實現近地小行星繞飛探測、附着和取樣返回;2030年前後,實施火星取樣返回任務;還將實施木星系環繞探測和行星穿越探測任務。
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工程總設計師張榮橋表示,中國的行星探測工程,將堅持整體規劃、分步實施和持續發展的基本原則,統籌考慮工程技術發展和熱點科學問題研究的需要,明確在2030年前,以火星探測爲重點和主線,按照“一步實現繞着巡、二步完成取樣回”的路線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