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不斷深化爲“老”服務 “食”“醫”舉措惠及老年羣體
人民網天津12月22日電 (記者張靜淇)一個社會幸福不幸福,很重要的是看老年人幸福不幸福。近日,在天津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的“牢記囑託 善作善成·辦好民生實事”第二場新聞發佈會上,天津市民政、衛生健康、醫保等相關部門就2024年保障和改善民生、辦好民生實事的有關情況做系統梳理,介紹一年來天津在爲“老”服務舉措方面的亮點工作。
“食”事再加碼
老年助餐服務是老年人關心的“關鍵小事”,也是事關千家萬戶的民生“食”事。
“爲提升老年人助餐服務水平,我們實行‘兩邊補’。”市民政局二級巡視員、新聞發言人付衛兵說,一邊是補老人,即“老年人助餐補貼”。在老人家食堂就餐的補貼對象,每人每餐補貼3元,每日補貼一餐(早、中、晚不限),每週不超過五次。助餐補貼不發放現金,在老年人支付就餐費用時通過優惠扣減體現,目的是確保補貼用於就餐。另一邊是補食堂,即“老人家食堂運營補貼”。運營補貼與老年人助餐補貼對應產生,符合條件的老年人每享受1次老年人助餐補貼,老人家食堂可獲2元的運營補貼。通過聯動補貼方式,確保補貼資金精準用於激勵食堂健康發展。
“今年,我們把老年助餐補貼覆蓋範圍擴大至70歲以上7類特殊困難老年人,新增受益人口6萬人。”付衛兵介紹說,目前可以享受補貼的老人朋友包括:天津市戶籍80週歲及以上的老年人;天津市戶籍70週歲及以上的探訪關愛服務對象,包括孤寡、獨居、空巢、留守、失能、重殘、計劃生育特殊家庭老年人等特殊困難老年人;享受天津市居家養老服務(護理)補貼中最低生活保障對象、最低生活保障邊緣家庭成員且失能等級達重度以上的老年人;享受天津市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中60週歲(含)至69週歲(含)且殘疾等級爲一、二級的重度殘疾人。
“醫”靠更堅實
人到老年,最爲關心的問題之一就是身心健康。
“老人年是我們服務的重點人羣。爲了方便老年人就醫,我們首先加快提升醫療機構適老能力。”市衛生健康委副主任、新聞發言人,市疾控局局長韓金豔表示,截至目前,全市二級以上醫療機構,包括中醫醫院、中西醫結合醫院設老年醫學科比例達63.1%,同時,實施老年醫學人才脫產培訓,今年培訓醫務人員60人,2021年至今累計培訓205人。此外,天津持續推進老年友善醫療機構建設,確保2025年底能達到85%的目標任務。
韓金豔說,天津加快完善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的醫養結合服務體系。截至目前,全市共有醫養結合機構76家,醫養結合牀位21211張,醫療衛生機構與養老服務機構簽約1221對,簽約合作服務率保持100%;推動河西區居家社區醫養結合試點和南開區、薊州區全國第三批安寧療護試點項目,開展醫養結合人才培訓和安寧療護人才培訓項目,本年度共培訓328人。
與此同時,天津積極開展老年健康促進行動。舉行老年健康宣傳週活動,實施老年營養改善、老年心理關愛行動,宣傳健康科普知識,提供健康指導、諮詢、義診等服務,強化“每個人都是自己健康第一責任人”理念。
“醫”路更暢通
暢通老年人就醫路,線上掛號、繳費是重要一環。
“信息化是醫保高質量發展的基礎,在待遇保障、籌資運行、醫保支付、基金監管等重要機制和醫藥服務供給、醫保管理服務等關鍵領域各項改革的落地發揮着極其重要的支撐保障作用。爲此,天津打造醫保信息平臺。”市醫保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楊明遠表示。平臺創新“適老化”服務,解決線上掛號難題,讓老年人“醫”路暢通。
楊明遠說,醫保部門着力推動從“建平臺”向“用好平臺”轉變,持續賦能經辦服務,提升參保羣衆就醫報銷體驗。大力推廣“三電子、兩支付”,1165萬參保羣衆激活了“電子醫保碼”,激活率達98.18%,醫保服務邁入“碼時代”。上線電子處方、電子票據,今年以來649家醫療機構流轉電子處方125萬例,方便患者取藥。推廣移動支付、一碼付,就醫羣衆實現掌上結算、快捷結算,減少排隊等候時間。向1100餘家基層醫院,投放了2700臺醫保業務綜合服務終端,實現“刷臉就醫”,有效解決參保羣衆特別是老年人忘帶醫保卡或不便使用智能手機等就醫報銷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