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一枚鷹洋“工”字銀元,見證中國紅色貨幣史

第一次看到江西井岡山上巨大的“工”字銀元雕塑上海外國語大學的墨西哥籍教師迭戈・巴羅索驚訝不已。

雕塑正面是一隻展翅老鷹嘴叼長蛇,站立在一棵從湖中岩石中長出的仙人掌上,與墨西哥國徽圖案非常接近,在老鷹翅膀上刻着一個“工”字。

墨西哥與中國遠隔重洋,爲何在井岡山――中國革命的搖籃裡會有這樣的雕塑?背後有着怎樣的故事

毛澤東叮囑的鑄幣技術

“工”字銀元雕塑矗立在井岡山紅軍造幣舊址門前。

1927年,毛澤東率工農革命軍抵達井岡山。在這裡,共產黨人探索出“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嶄新道路。1928年,爲鞏固和發展根據地,毛澤東、朱德等同志領導軍民在井岡山上井村創辦了造幣廠,利用墨西哥鷹洋模具進行鑄幣。

在中國井岡山幹部學院,巴羅索找到了長期研究黨史經濟的教授文尚卿,希望瞭解墨西哥鷹洋在中國的流通曆史。

文尚卿介紹,晚清到民國年間,在中國流通的外國銀元中,墨西哥鷹洋相對較多,在中國南部和中部地區鷹洋使用尤爲廣泛。

井岡山紅軍造幣廠舊址管理處主任李海泉向巴羅索講述了毛澤東和“工”字銀元的故事。“當時造幣廠工人用繳獲來的銀器、首飾等鑄造銀元,並鑿上‘工’字,表示‘工農兵政府’的含義。”李海泉說,毛澤東還親自到造幣廠視察,叮囑工人鑄幣不要摻假,一定要純銀的。

文尚卿說,因成色足、質量好,“工”字銀元贏得了當地羣衆的信任和支持,大大緩解了當時封鎖對根據地造成的經濟困難。

對鷹洋歷史頗有研究的墨西哥方誌學哈維爾・奧坎波在墨西哥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說,用於鑄造“工”字銀元的墨西哥鷹洋是1821年墨西哥獨立後開始使用的金屬貨幣,貨幣的一面是一頂散發光芒的軟帽造型,上面刻有西班牙語“自由”字樣;另一面雕刻着墨西哥傳說中的鷹叼長蛇,象徵力量、忠誠、和平與自由。

聽聞墨西哥鷹洋在中國革命的搖籃裡發揮過重要作用的故事,奧坎波感慨地說:“作爲墨西哥人,我感到很自豪。”

紅色銀元的傳承發展

紅軍造幣廠當年開工僅半年多,用上千斤銀料,鑄造了上萬枚“工”字銀元,大多流通於湘贛邊界的永新、遂川等縣。

“後來,紅軍造幣廠遭到敵人損毀被迫停產,大批‘工’字銀元被銷燬,因此能夠留存至今的實物極爲珍稀。”文尚卿說。

巴羅索到處尋找,終於在一本雜誌中找到了紅軍後人守護“工”字銀元的故事。按“書”索驥,他找到了南昌金九福錢幣博物館,並在那裡見到了這家國家二級博物館的創始人金家棟。90多年前,金家棟的兩位伯父毅然加入革命隊伍,後來不幸相繼犧牲。部隊幹部到家中轉交遺物時,給予撫卹“工”字銀元一枚。

金家棟說:“金家祖輩視這枚銀元爲家傳珍寶,一直珍藏。銀元所代表的革命信念代代相傳,也成爲金家創辦紅色貨幣博物館的動力源泉。”

在金家棟女兒金花的引導下,巴羅索在博物館中還找到了1932年成立的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國家銀行發行的貨幣,1937年成立的陝甘寧邊區銀行發行的“光華商店代價券”,1945年成立的東北銀行發行的東北地方流通券……

從這枚“工”字銀元開始,金家棟祖孫三代將家中積蓄都投入到收藏紅色貨幣的事業中。目前博物館已有上萬件藏品,一件件經歷戰火洗禮的貨幣藏品擺放在櫥窗內,如同一幅長卷,展現着中國共產黨在造幣事業上的智慧與膽識

江西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局長韋秀長說,中國共產黨根據革命時期不同階段的特點和需求,在紅色貨幣發展方面進行了許多有益探索,爲發行人民幣奠定了基礎,也爲新中國金融事業的發展積累了寶貴經驗。

走向世界的中國貨幣

在紅軍造幣廠的紀念品商店裡,巴羅索打開手機,熟練地掃碼支付,購買了一枚仿“工”字銀元的紀念幣

在中國生活了4年多,他早已習慣了移動支付。看着手中剛買的紀念幣,回顧“工”字銀元誕生以來的近百年曆史,巴羅索感嘆於中國貨幣和金融業的飛速發展

隨着改革開放持續深入和經濟全球化加速發展,人民幣國際化穩步推進,在全球貿易和投融資中發揮着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2021年是人民幣加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特別提款權(SDR)貨幣籃子第五個年頭。中國人民銀行《2020年人民幣國際化報告》顯示,2019年,人民幣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成員持有儲備資產的幣種構成中排名第五,市場份額爲1.95%,較2016年人民幣剛加入SDR時提升了0.88個百分點。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球已有70多個央行或貨幣當局將人民幣納入外匯儲備。

全球最大對衝基金橋水基金創始人瑞・達利歐日前表示,未來幾年人民幣的作用將越來越大,使用範圍將越來越廣,更多國際貿易和金融交易將通過人民幣結算。

“回到上海,我想給女兒講講這枚銀元的故事和日益強大的中國。”站在巨大的“工”字銀元雕塑前,巴羅索說。(參與記者:高皓亮、張璇、黃順達、李家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