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青少年創傷後應激和焦慮的關鍵預測

一項新的研究揭示了爲什麼一些兒童和青少年在經歷創傷性事件後會出現諸如創傷後應激障礙、焦慮或抑鬱等心理健康障礙。

雖然大多數兒童在創傷性事件後恢復良好,但有些兒童會繼續發展心理健康障礙,這些障礙可能會伴隨他們數月、數年,甚至到成年。

東安格利亞大學的研究發現,認知心理因素——比如兒童如何記住該事件以及他們之後如何看待自己——是創傷後心理健康狀況不佳的最強預測因素。“兒童和青少年在單一事件創傷後創傷後應激障礙、複雜創傷後應激障礙、抑鬱和焦慮的預測模型”發表於《心理醫學》。

該研究的合著者、來自東安格利亞大學諾里奇醫學院的凱蒂·洛夫豪斯(Katie Lofthouse)表示:“一些經歷過諸如道路交通事故或暴力等創傷性事件的兒童和青少年可能會患上創傷後應激障礙(PTSD),以及其他狀況,如焦慮和抑鬱。然而,我們不明白爲什麼兒童可能會出現這一組困難,而不是那一組。

“我們發現,認知心理因素——比如他們對創傷的記憶特徵以及創傷後他們如何看待自己——是所有形式心理健康不佳的最有力預測因素。創傷的嚴重程度、兒童的年齡或性別等方面則不那麼重要。”

該研究團隊與 260 名年齡在 8 至 17 歲之間的兒童合作,這些兒童在經歷一次性創傷事件後曾前往醫院急診科。這些事件包括車禍、人身襲擊、狗的襲擊以及其他醫療緊急狀況。

通過孩子填寫的自我報告問卷、對父母的電話訪談以及醫院數據對這些年輕人進行評估,之後利用這些數據開發了創傷後應激障礙(PTSD)、複雜性創傷後應激障礙(CPTSD)、抑鬱症和廣泛性焦慮症(GAD)的四個風險因素預測模型。

在創傷發生 9 周後,64%的人未表現出任何疾病的跡象,23.5%符合創傷後應激障礙的標準,5.2%符合複雜性創傷後應激障礙的標準。分別有 23.9%和 10.7%的人出現了臨牀上顯著的抑鬱症和廣泛性焦慮症症狀。

在預測誰會出現這些心理健康問題時,基於人們思維方式(認知模型)的模型最爲準確。一個着眼於社會和心理因素的模型在預測後期心理健康症狀方面的能力較弱。

有趣的是,孩子個人對事件嚴重程度的認知,對其心理健康產生的影響,要比有關事件嚴重程度的客觀且可衡量的事實所產生的影響更爲強烈。

洛夫特豪斯補充道:“這些發現凸顯了青少年在經歷創傷後出現心理健康障礙的風險因素。

“對於創傷事件的負面想法,是此次所研究的所有類型心理健康問題的主要預測因素。

“這支持採用諸如以創傷爲重點的認知行爲療法之類的治療手段,其目的在於解決這些負面想法。

我們的研究還顯示,對創傷的不良記憶尤其預示着創傷後應激障礙(PTSD),這意味着某些症狀或許有助於預測不同的心理健康結果。

東英吉利大學此前的研究發現,要是孩子覺得自己對創傷事件的反應不‘正常’,他們就更有可能患上創傷後應激障礙(PTSD)。

這項最新研究進一步深入探究,不僅着眼於創傷後應激障礙(PTSD),還關注其他心理健康結果,如複雜性創傷後應激障礙、抑鬱症和焦慮症。

複雜性創傷後應激障礙包含創傷後應激障礙的所有症狀,但也有一些額外的、更嚴重的情緒和心理影響。這可能包括難以控制極端情緒,以及產生深感羞愧、內疚或無價值感、難以信任他人、感覺疏離或孤立,或者在人際關係中持續經歷衝突。

很少有研究對不同模型在預測經歷過創傷的人的心理健康結果方面的效果進行比較,而且這些研究都沒有關注年輕人。

隨着複雜性創傷後應激障礙(CPTSD)最近被列爲一種診斷,研究團隊想看看是否有可能預測經歷過創傷的年輕人的心理健康問題。研究團隊還考慮了其他因素,其中包括其他生活壓力源以及孩子是否正在遭受持續的疼痛。

研究人員稱,相關研究結果支撐了這樣一個觀點,即一個人對自身所受創傷的看法在創傷後應激障礙(PTSD)中發揮着重要作用,但他們也指出,這種模式並非針對某種特定障礙,也適用於複雜性創傷後應激障礙、抑鬱症和焦慮症。

進一步的研究能夠更細緻地觀察與特定障礙有關的想法,或者關注創傷之後的一般性苦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