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伊斯坦布爾 熱那亞人在異鄉的種子
談到加拉達塔,就要涉及意大利半島兩座競爭城市威尼斯和熱那亞。威尼斯人和熱那亞人在地中海上是商業競爭對手,一直在君士坦丁堡地區有積極的商業和軍事存在,這使得他們往往成爲西歐與拜占庭、拜占庭與土耳其、土耳其與西歐之間的撬動點。
加拉達塔。本文圖片均由作者拍攝
今天的加拉塔地區屬於伊斯坦布爾市一部分,但最初是一個獨立的城市,是熱那亞人的殖民地。我在前文提到參與第四次十字軍東征洗劫君士坦丁堡的就有威尼斯人,而熱那亞人則站在了拜占庭帝國一邊。熱那亞人與拜占庭達成了協議,幫助米海爾八世奪回君士坦丁堡,而熱那亞人獲得了貿易殖民地,並修築圍牆和其他建築。加拉達塔就是這個時期(1348年)修建的,當時是君士坦丁堡最高的建築物,是環繞加拉塔熱那亞城堡防禦工事的頂點。
在奧斯曼帝國進攻君士坦丁堡的時候,海峽對面的熱那亞人表面上是中立的,但有志願者前往君士坦丁堡協助守衛城牆,而奧斯曼人也不介意,雙方保持了明面的禮儀。攻克君士坦丁堡之後,熱那亞人也隨之投降,雖然保留了一些貿易特權但是地位不如從前,此後在奧斯曼宮廷裡受到蘇丹待見的,依然是熱那亞人的老對手威尼斯人。
在奧斯曼帝國時期,這座塔的上半部分經歷過數次修復,從1717年開始用作觀察火情的瞭望塔。現在這座塔成爲了很好的眺望整座城市的觀景點。
伊斯坦布爾也有一座曾經屬於威尼斯人和熱那亞人的教堂,就是帕多瓦的聖安多尼聖殿,也是伊斯坦布爾最大的羅馬天主教教堂。現在這座建築是1912年建成的,教堂門口扭曲的耶穌受難十字金屬塑像很有後現代藝術風格。院子裡有一座教宗若望二十三世的銅像,若望二十三世在當選教宗之前,是梵蒂岡駐土耳其大使,他曾在這座教堂布道10年。
以加拉達塔爲座標經過加拉塔大橋之後往西走,在金角灣北岸,是一片遍佈工匠店鋪的街區,阿拉伯清真寺就在其中。我沿着狹窄的街道穿過,從遠處看到一座紅磚尖塔,這座尖塔不像清真寺的宣禮塔,倒是有點像哥特式教堂的鐘樓,通過增加圓錐形屋頂改造成尖塔,實際上阿拉伯清真寺就是由一座教堂改建的。
阿拉伯清真寺
這座建築最早是一座多明我修會的修道院,在奧斯曼攻克君士坦丁堡之後,根據奧斯曼帝國與熱那亞共和國的協議,這座教堂暫時仍留在熱那亞人手中,但之後被改造成加拉塔清真寺。1492年,蘇丹巴耶濟德二世將這座清真寺交給逃離西班牙宗教迫害並遷移到伊斯坦布爾的西班牙阿拉伯裔穆斯林,因此改成現在的名字——阿拉伯清真寺。到了18世紀,這座清真寺進行了改建,建成了庭院和水池。
清真寺的入口是一個尖拱門,我從鐘樓下面的拱門進入,在通道里的牆壁上可以看到曾經教堂保留的痕跡,有一些石雕柱頭,還有大門的石頭裝飾,上面帶着花紋和盾牌獅子的紋章圖案。
阿拉伯清真寺
走進庭院,可以看出這座清真寺由教堂改建的痕跡,與其他的拜占庭風格教堂並不相似,但又不是典型的哥特式。清真寺內部更有特點,傳統的清真寺通常內部橫向比較寬而不太講究縱深,因爲按照伊斯蘭教禮拜習慣,禮拜站位越靠前回賜越多,爲了滿足人們儘量靠前站的需要,清真寺內部都會注重橫向的寬度。
但這座阿拉伯清真寺由於方位的問題,反而是縱深很長,是清真寺中很少見的長條形,內部用兩排柱子將中殿和過道隔開。清真寺內部沒有常見的高拱頂和吊燈,反而是平坦的木製屋頂,顯得高度很低,這是1913年的修復結果。在清真寺最後方,當年作爲教堂時的大門也還保留着。
阿拉伯清真寺內部
當然,今天這座阿拉伯清真寺中的禮拜者不都是阿拉伯人,大部分還是土耳其人,然而這座城市中的阿拉伯人的確是越來越多的,他們更多集中於比較傳統的法蒂赫區。這些阿拉伯人很多來自敘利亞,而在伊斯坦布爾還有一座敘利亞教堂。
我按照地圖找到了這座聖母瑪利亞教堂,由於附近在進行街區改造,不太好找。教堂是黃褐色的牆面,並沒有特別的樣式,如果不是有一個帶十字架的樓頂,很容易被錯過。我按了門鈴後,一位神父接待了我,他是個庫爾德人,熱情且健談。神父告訴我,這是一座東儀天主教敘利亞教會的教堂,教會日常使用的是阿拉伯語,聖經也是阿拉伯文的,他還說在伊斯坦布爾約有兩千多個敘利亞基督教家庭,大概有一萬八千人。
敘利亞教堂
東儀天主教會指的是使用東方禮儀的天主教會,目前有23個教會組織,都各自保留了與其歷史有關的禮儀和神學理論。東儀天主教會按照禮拜儀式分成亞歷山大禮拜儀式、安提約基亞禮拜儀式、亞美尼亞禮拜儀式、迦勒底禮拜儀式、拜占庭禮拜儀式,其中敘利亞天主教會就隸屬於安提約基亞禮拜儀式。
這座聖母瑪利亞教堂是伊斯坦布爾敘利亞天主教徒唯一的一座教堂,傳承來自馬爾丁(土耳其東南部城市),部分籌款也來自馬爾丁的敘利亞社區,而在馬爾丁也有一座聖母瑪利亞教堂。敘利亞教會最早可以追溯到使徒安提阿在東方教區的傳教,1781年敘利亞天主教會與正教會分開,1854年敘利亞天主教會宗主教從阿勒頗遷移到馬爾丁,後來又遷到貝魯特。
敘利亞教堂內部
這座教堂最初是敘利亞人和亞美尼亞人共同進行宗教活動的場所,1870年在大火中受損,1878年進行了全面修繕。教堂原本的老建築在1961年被拆除,兩年後重建成爲現在的樣子,在教堂大門上也有1963的字樣。
在奧斯曼帝國時期,被蘇丹重用的不僅僅是希臘人,還有巴爾幹人,他們一部分集體改宗皈依伊斯蘭教,比如阿爾巴尼亞人和波斯尼亞人;還有一部分保留原本的信仰,以基督徒的身份得到蘇丹的賞識,其中重要的一個羣體就是保加利亞人。
在奧斯曼帝國統治時期,這些不同信仰的族羣可以混合在一起,但是當19世紀之後帝國逐漸被民族國家所取代,曾經的平靜就開始分崩離析了。在伊斯坦布爾有一座保加利亞聖斯特凡教堂,這座教堂和19世紀保加利亞民族主義興起有一定關係。
聖斯特凡教堂對於保加利亞民族和國家來說意義非凡,在奧斯曼帝國時期,伊斯坦布爾有一個興盛的保加利亞人社區,伊斯坦布爾成爲了保加利亞人文化教育的啓蒙中心,他們在這裡開設自己的學校、印刷廠和媒體出版。在2018年教堂修復完成之後,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出席了開放儀式,作爲土耳其和保加利亞友好的文化交流。而保加利亞教會也將這座教堂視爲是獨立的保加利亞民族的象徵。
聖斯特凡保加利亞教堂
聖斯特凡教堂的名字來自一位叫做斯特凡(Stefan Bogoridi)的保加利亞政治家,他是保加利亞教會的領導人之一,堅持用自己民族的語言進行宗教儀式。在19世紀有相當數量的保加利亞人居住在伊斯坦布爾,他們之前歸屬本地的希臘宗主教,由於民族主義運動,保加利亞人希望建立一個獨立的保加利亞教會。經過長時間的反抗後,保加利亞人獲得了建築許可。1849年10月9日,一座木製的小禮拜堂被建起,這裡成爲保加利亞民族主義復興的重要場所,被命名爲聖斯特凡教堂。
聖斯特凡教堂坐落在金角灣海邊,這座建築結合了新哥特式和新巴洛克式的影響,老照片上是紅牆綠瓦,改建之後是通體白色配上金色尖頂和十字架。在教堂正面有保加利亞正教會的標誌,正門的門牌用西裡爾字母和拉丁字母寫着教堂的名字和1898的年份字樣。
教堂裡面完全開放,內部有兩層,結構非常對稱,室內閃動着燭光,播放着基督教音樂。教堂裝潢是金燦燦的,富麗堂皇,金色的頂棚和聖障以及金色大吊燈。最前方的聖障,兩旁是抱着聖嬰的聖母像和耶穌基督像,中間是天使與鴿子(象徵聖靈),教堂兩旁牆壁有大量聖像畫和聖器。
聖斯特凡保加利亞教堂內部
教堂最初的木結構遭受火災損毀之後,選擇用鐵框架取代混凝土。在教堂外牆的牌子上可以看到當年建築公司的名字“Rudolph philipp waagner”,這家奧地利公司在維也納製作教堂的預製鑄鐵部件,教堂的主要骨架由鋼製成,外表覆蓋金屬板,所有部件通過多瑙河和黑海運往伊斯坦布爾,再用金屬部件或焊接連接組裝在一起。
教堂的院子裡有一小塊墓地,其中埋葬着19世紀保加利亞爭取獨立教會的領導人之一的拉里翁·馬卡里奧波爾斯基。他從1844年開始指導保加利亞教會的鬥爭,曾因爲挑戰希臘宗主教的權威被流放阿方索山。1870年,蘇丹阿卜杜勒阿齊茲批准建立一個獨立的保加利亞督主教區,在1872年成立獨立的保加利亞教會之後,拉里翁·馬卡里奧波爾斯基一直擔任宗主教,直到1875年在伊斯坦布爾去世後,被埋葬在聖斯特凡教堂的院子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