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花一度失傳,這位鄂溫克族“非遺”傳承人將其重新“種植”

太陽花,光聽名字,就讓人心馳神往。

近幾年,在國內許多民俗文化產品展銷會上,來自內蒙古草原的太陽花總會引來人們的駐足觀望。每朵太陽花做工精緻,風格迥異,既有原始的韻味,又有現代的時尚。有些人買完太陽花就馬上掛在胸前,還要與製作合影留念,他們只有一個心願:讓內蒙古大草原的太陽花,爲自己帶來美麗吉祥

這是在內蒙古自治區鄂溫克族自治旗巴彥託海鎮太陽花傳承發展中心展示的“太陽花”產品。資料圖,新華社供圖

說起太陽花,要提到一位鄂溫克族的“非遺”傳承人託婭。一次偶然的機會,她召集了一批熱愛民族文化的同伴,將一度失傳的太陽花重新“種植”在鄂溫克的草原上。多年來,她像培育如花似玉的女兒那樣,讓太陽花綻放得越發豐滿、嬌豔。

1981年託婭從呼倫貝爾衛校畢業後,回到輝索木衛生院,當上了一名外科護士。文靜敏思的她平時喜歡讀一些與本民族歷史有關的書籍,也喜歡收集一些當地牧民的裝飾圖案閒暇時,她還動手做點針線活。2005年,託婭的丈夫俄羅斯進行文化交流時,帶回當地埃文基人(鄂溫克人)製作的手工藝品——太陽花。

就像母親突然遇見了外出歸來的女兒,託婭把太陽花緊緊貼在胸前——這也是上天賜給自己的女兒啊,發源於內心的喜愛讓她的夢中開滿太陽花。傳說鄂溫克人在大興安嶺狩獵時,用獸皮彩石等製作了這種寓意太陽的吉祥物,祈求名叫希溫·烏娜吉的太陽姑娘,永遠把光明和溫暖帶給勤勞勇敢的鄂溫克人。1732年,從森林走向草原的鄂溫克人的隊伍中,一位年邁多病的薩滿,戴着最後一朵太陽花,消失在顛沛流離的路上……

託婭彷彿聽到了大森林的呼喚,眼前不時出現老祖母在撮羅子裡穿針引線情景,從那細密的針腳和圖案中,她觸摸到祖先的脈搏,感受到神聖的叮囑……太陽花外圈用的是馴鹿腿毛內圈盤着打磨成珠串山石,中間鑲嵌着一顆凝固的金色松脂,這一針一線皆取自天地精華,傾訴着狩獵民族對大自然的敬畏

還記得那天參加完“瑟賓節”的活動,託婭向本民族的幾個姐妹提出了製作太陽花的構想。在得到大家的贊同後,託婭去皮毛店和布料店選購製作太陽花所需的材料,爲了讓太陽花充分彰顯民族特色,她和丈夫還專程從俄羅斯請來做太陽花的技師

託婭的兩個女兒在外地讀書時,會把母親製作的太陽花戴在胸前,所到之處,吸引了衆人的目光。特別是大女兒伊拉嘎,她從中央民族大學畢業後,毅然選擇回到故鄉,她說:“我從小看母親製作太陽花,她挑燈縫製的情景,常常和曙光疊印在一起,那是我記憶中最美的畫面。現在母親的年歲大了,我要接過這個接力棒。”在繼承太陽花傳統制作技藝的基礎上,伊拉嘎引進施華洛世奇,選用優質貂、獾皮毛和上等磁珠,使太陽花提質升檔。當得知2019年第十四屆全國冬季運動會要在呼倫貝爾舉辦的消息後,伊拉嘎結合會徽的設計理念,將六瓣雪花作爲太陽花的圖案,用水晶象徵冰雪的晶瑩,把本民族文化與冰雪運動完美結合在一起。歷經無數次修改,伊拉嘎忐忑不安地將自己製作的冰雪太陽花送到冬運會文創產品銷售的負責人面前……簽訂三千個太陽花製作協議書的那天,伊拉嘎和母親換上了民族服飾,她們心中充滿喜悅和自豪——通過自己多年的努力,終於讓鄂溫克的太陽花盛開在冬運會的花海中。

在對民族文化進行挖掘、創新的過程中,託婭和女兒不忘扶持鄉親,她們幫助近二十位生活貧困的姐妹走上了小康路,“作爲索倫鄂溫克的後代,我們有責任把這項失傳的民族工藝恢復起來,讓太陽花更加光彩奪目”。

(原標題:太陽花開一片海)

來源:北京晚報 作者:晉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