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之光100-臺灣稻田裡長出世界第一面包、筆電

今年初開始,在海外得到肯定的「臺灣之光」屢屢佔據媒體版面,像是臺灣設計古又文得到美國服裝設計大獎、85度C獲得亞洲服務業Top100品牌獎、麪包師傅吳寶春得到國際麪包冠軍曾雅妮在女子高爾夫球賽奪冠、魔術師劉謙在大陸暴紅、acer今年第一季首度超過HP,成爲世界第一大筆記型電腦品牌等。

臺灣從1987年解嚴至今,20年過去了,現在變成擁有更多創意、包容、自由開放的空間,許多過去不受重視的領域,在家庭、社會與教育的開放包容下,紛紛冒出人才。因此臺灣有21歲的高爾夫球后曾雅妮、28歲的亞洲網球天王盧彥勳、28歲得到國際魔術師協會梅林獎的李佳峰、有第一位登上世界七大高峰的女性江秀真、有土生土長的古又文得到世界設計新秀、有世界最會扯鈴的林韋良、一唱成名的小胖林育羣…。

另方面,許多國人因爲工作或旅遊經常出國,具備國際視野與企圖心,也使臺灣社會多了創新與國際曝光的能量

代工之後,近年產業也看到品牌、設計與研發的能量,在國際發光。acer電腦、htc智慧型手機,爲臺灣在國際市場佔一席地;遠東科大創造力中心主任陳玉崗帶領學生髮明創新,成爲全球擁有最多專利的大學(1,257件),以及設計師謝榮雅一人就得到全世界4大設計獎共70多項得獎紀錄,蕭青陽入圍3次葛萊美唱片設計獎…。

在許多角落,我們都發現奉獻、付出、認真與吃苦耐勞、不向命運低頭等傳統臺灣精神,被徹底發揮實踐。

當美國《TIME》雜誌發掘臺東菜市場裡的阿嬤陳樹菊,只有國小學歷的她,已累計捐出2,000多萬元幫助貧困小孩;國中學歷的吳寶春不向命運低頭,精益求精,做到世界面包冠軍;南投原住民校長馬彼得爲了讓原住民小孩有未來,帶起原聲合唱團路竹會會長劉啓羣行善200多趟,獲得菲律賓頒發的古西和平獎…。

這些新臺灣之光彰顯了哪些臺灣人的軟實力?多元、開放、創新、國際、彈性靈活、吃苦耐勞、堅持與毅力、冒險、奉獻回饋與熱情,以上都是。

年紀最輕的是小提琴曾宇謙,16歲。學琴一年,6歲就上臺比賽;9歲拿到全國學生音樂比賽第1名;11歲參加國際賽,得到曼紐因國際青少年小提琴大賽第3名,去年還在西班牙拿下薩拉薩德大賽首獎,是臺灣第一位在這2項比賽獲獎的音樂家。他不只有天分練琴比誰都認真。年紀最大的是71歲國際攝影比賽常勝軍江村雄,26年獲得8,000多張入選證、600餘面獎牌。今年,又以年度累積606分,贏得藝術組世界第2與自然組第3名。他展現少有的專注與堅持。

本次入選遠見「臺灣之光100」的人物(或團隊),20歲以下的有5位,20至30歲以下有26位。這些30歲以下的年輕世代,在過去臺灣較不重視的領域,如運動、技藝與表演雜技,都表現傑出。再來,30至40歲有近20位,顯示臺灣中生代人才輩出。

再分析這些新臺灣之光的出生地,首善之都臺北市佔21位,人數最多,其次是高雄市9位、臺北縣8位、桃園縣8位、高雄縣屏東縣各5位、臺南縣彰化縣各4位。由此看是否有城鄉差距造成人才分佈不均,是值得探討的課題。

臺灣人民的可愛、專業、韌性與堅持,儘管對外處境不是很好、儘管內部吵吵鬧鬧,但是一個又一個臺灣人大步走出自己的路,讓臺灣在世界不缺席。這是全臺灣一起向上的力量,一起走向下一個百年的基礎!(本文與遠見雜誌合作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