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人在大陸》《東北插班生》主演黃曦彥:怎麼在大陸影視圈打拚?

黃曦彥。(受訪者提供)

前陣子在影視平臺愛奇藝上熱播的電視劇《東北插班生》,劇裡東北腔及臺灣腔的碰撞喚起了很多大陸人民的回憶。昔日臺灣綜藝節目及偶像劇風靡大陸的時候,許多大陸人民喜歡模仿臺灣腔作爲段子。但主演這部電視劇的臺灣演員黃曦彥,2018年來北京發展時,導演安排的培訓課程裡,就包含正音班。口音轉換的背後,是大陸影視業崛起、與兩岸影視文化深度融合的大背景。

在大陸市場打拚,該做什麼努力?

黃曦彥來到大陸定居發展,是因爲一次成功的面試。2017年年底烏爾善導演赴臺灣參加電影頒獎典禮,那時在臺灣演過戲、作爲演員和模特的他見到了這位知名的大陸導演。那時烏爾善導演正在籌措拍攝龐大的系列電影「封神三部曲」,正在全球海選演員,黃曦彥於是發送了資料與試鏡影片。

結果他與另一位臺灣師弟成爲「唯二」被選上的「臺灣區代表」,赴北京面試,並於2017年年底收到了「錄取通知」。作爲一位已經25歲、要開始準備「立業」的臺灣演員這時候就會面臨一個選擇題——赴北京,需要半年的培訓期,外加電影拍攝時間至少一年多,並且並不會知道最後能扮演什麼角色。有可能努力兩年,最後演了一個只能在大螢幕上「出現3秒」的小角色。

相對地,臺灣是自己熟悉的市場,發展性有限,但「賭」的性質沒這麼大。但黃曦彥後來決定:縱使未來仍充滿未知,但不去試一下,就永遠不知道結果。

黃曦彥劇照。(受訪者提供)

2018年1月,黃曦彥來到北京,烏爾善導演給演員們統一安排了住宿與培訓。在北京冬天零下的氣溫,得早上四五時起牀,培訓課程有體能、馬術、演技等。除了統一住宿之外,演員們也得自己整理房間等,如同回到校園過集體生活一樣。

對於臺灣演員而言,還有一個重點:在大陸古裝劇中,如果演員一口發音非常不標準的臺灣腔的話,觀衆容易齣戲。「那如果是大陸現代劇呢?臺灣腔能『過關』嗎?」記者好奇地問。

黃曦彥劇照。(受訪者提供)

「看劇情需要和故事內容,但對於許多大陸現代劇而言,那種發音很不標準的臺灣腔很容易讓觀衆齣戲,在面試選角時導演自然會考慮進去。」黃曦彥對於在大陸市場打拚,該做什麼努力,想得很明白。

影視業,是一個最依靠市場的行業,觀衆喜歡什麼、習慣什麼、心裡想什麼,是影視從業人員需要牢牢抓住的。這不只是針對臺灣演員或香港演員,大陸演員也是這樣。不斷適應這個時代、去觀察觀衆們的喜好、在自己的專業內好好努力,是基本功課。

如今,對大陸整體環境已經熟悉、不斷精進的黃曦彥,在來北京定居之前也曾經有過周折。

因爲自身經歷,黃曦彥很早就想明白「大陸機會多,有機會想去那裡發展」。他對於自己個性的定位是,「我不是個愛朝九晚五上班的人,也不是個拿小確幸的薪資安穩生活的人」——這從他在大學時期就開始辛勤工作可以看出來。

2012年,還在讀大學的他參加一場臺灣模特公司辦的模特大賽,榮獲第一名。在那之後的幾年,他頻繁與大陸往來交流,他所屬的經紀公司常安排他們來大陸各城市走秀。

黃曦彥。(受訪者提供)

在頻繁往來大陸城市走秀的日子裡,黃曦彥雖然去過很多地方,但因爲只是工作數天,並不會有太深刻的印象。「那時候就是四處走,每次都待短暫幾天,所以記憶不會太深。比如來廈門,印象就是吃海鮮;來成都,就是發現很多食物辣辣的、油油的。來上海,就感覺時尚、食物比較合臺灣人口味。」

2016年,一直想着來大陸發展的黃曦彥遇到了一個拍大陸網劇的機會,於是視頻面試過了之後便來深圳。劇組都是大陸團隊,大家朝夕相處了18天,和樂融融。有了這次愉快的「兩岸合作」之後,2017年,他主動跟經紀公司「請纓」赴上海分公司發展。

在上海的日子裡,初來乍到的臺灣藝人要不斷去面試、不斷尋求機會,生活成本高昂的一線城市本就壓力大,外加心理狀態並未完全準備好,3個月後他決定先回臺灣。

或許這在外人看來是「鎩羽而歸」,但機會,一直是留給有準備的人。在那年年底的電影頒獎典禮中,他認識了烏爾善導演,也開啓了自己赴陸定居的機遇。

「兩岸年輕人可以在日常中找到共鳴」

黃曦彥不是出生於臺商家庭,這位直到大學時期都一直在臺灣的「90後」,一開始與大陸團隊合作時,是否能適應?是否曾經感覺到什麼隔閡?

對於這個問題,黃曦彥回答得很果斷,「沒有,是真的沒有。我跟大陸團隊都處得很好,大陸演員會問我臺灣哪裡好吃好玩,我也會跟他們說歡迎到臺灣看看。」

「很多大陸人會認爲是不是臺灣人對大陸有很多偏見,但我覺得還好。休假回臺灣時,我也會跟臺灣朋友說可以來大陸多看看,朋友們也會問我在大陸的生活。周圍的臺灣朋友可能每個人立場不同,但對於我來大陸發展,都覺得挺好的。」

「兩岸年輕人平時的交流,根本沒有那麼多政治,我直到目前爲止,還沒有與大陸團隊和演員有什麼矛盾。年輕人在日常的相處、一起吃喝聊天中,往往能找到共鳴。」

如今已經習慣北京生活的黃曦彥,從原先的「孤身一人打拚」,到參加各種籃球羣、飛盤羣,認識了許多大陸朋友,也遇見許多和自己一樣在大陸的臺灣同齡人。從2018年1月到2022年的當下,影視行業因爲疫情受到一些衝擊,加上兩岸關係的變化,網路上流傳一些針對臺灣影視人員的「八卦」或「質疑」。

黃曦彥坦言,「部分大陸投資人,聽到團隊裡有臺灣演員就會過度緊張,這種現象是否存在?是有的。對於一件事情,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想法與解讀,這點避免不了。但萬變不離其宗,影視業靠的是觀衆,是市場認可,只能加強自己競爭力。」

想要在一個行業持續深耕,只能逐步累積人脈、完善自己條件。這是個需要一定時間的過程。

「影視業本就不是一個能一蹴而就的行業,沒拍戲的時候要管理身材、保持學習、拓展人脈,纔可能有下一次機會。不論市場、輿論氛圍、還是其他外部環境變化,這都是一切的根本。」(郭雪筠)

(本文來源:「臺胞之家」公衆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