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第一人 陳奇祿融合繪畫與民族學

中研院院士陳奇祿臺灣人類學泰斗,卅年前他受命籌設文建會並出任首屆主委,成爲臺灣文化政策的掌舵者,他並在民族學研究、文化行政領域都有卓越貢獻。其實,陳奇祿少時夢想,卻是想成爲一名畫家

近期出版的新書《溯根.探源.陳奇祿》,從「畫家陳奇祿」的角度,描述他如何透過寫實又精湛的繪畫技法,在民族學研究中,描繪臺灣原住民編器雕刻刺繡服裝配件裝飾等,平實文物彷如被注入生命般,散發出迷人光芒

這本書是「家庭美術館美術家傳記叢書」系列之一,這項出版計劃由文建會(文化部前身)自一九九三年推動至今,已出版七十六冊。最新出版的美術家傳記有傳統木雕黃龜理、畫家鄭世璠、人類學家陳奇祿、畫家林天瑞漫畫家劉興欽雕刻家朱銘等六人。其中最特殊的是陳奇祿與劉興欽,爲首度納入「家庭美術館」的人類學家與漫畫家。

這項計劃執行者藝術家出版社社長何政廣表示,陳奇祿對臺灣文化界的貢獻有目共睹,他的繪畫與書法造詣也很深厚,「臺灣很少有人類學者能做到這點。」

《溯根.探源.陳奇祿》的作者是原始藝術研究者高業榮,他一九七一年與陳奇祿相識至今,自稱是他「教室外的學生」,陳奇祿嚴謹治學的態度對他影響甚鉅。

陳奇祿出生書香世家,少時學鋼琴小提琴聲樂素描油畫與書法,練習刺繡、製作假花,因結識畫家林克恭、顏水龍楊三郎等人,少年陳奇祿心中燃起想當畫家的夢想,但因爲父親的勸阻,還是打消了念頭

陳奇錄將對畫畫熱情,與民族學結合。陳奇祿以素描方式,將所有與原住民文化相關的標本畫下來,在臺灣人類學界有史以來只有他一人這樣做。

他自述:「自己能繪圖很重要,有時用文字說半天可能還說不清楚的,一張詳細的線畫即能說得清清楚楚;效果也是照片趕不上的。」而學術插圖不同於藝術創作之處,就是要能忠實準確,美化變形是不被允許的。

高業榮說,陳奇祿繪製色彩繽紛的琉璃珠是一絕。在排灣魯凱族社會,神秘又美麗古珠重器,陳奇祿卻能準確掌握古珠的比例、色彩與透明高雅氣質,相當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