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成功分離武漢肺炎病毒株 專家:5年內有機會做出疫苗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衛福部長陳時中。(圖/記者黃軍瑋攝)

文/中央社記者張茗喧

衛福部長陳時中昨晚宣佈,臺灣已成功分離出新型冠狀病毒的病毒株。專家表示,病毒株就是病毒的樣本,可加速檢驗試劑研發、找出用於藥物抗體,5年內甚至有機會做出少量疫苗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昨天晚間宣佈,國內已成功分離出新型冠狀病毒的病毒株,將是未來自行研發藥物、疫苗的重要基礎

國家衛生研究院感染症與疫苗研究所研究員劉家齊今天接受中央社記者電訪時表示,在分離出病毒株之前,研究團隊根本不知道病毒「長什麼樣子」,任何相關研究都如大海撈針,現在找到病毒株就如同找到病毒的樣本,可藉此瞭解敵人全貌,包括該病毒的基因序列、病毒特定、產生蛋白質特徵等,透過病毒培養也能掌握病毒生長狀況以及用於培養病毒的細胞株

劉家齊說,分離出病毒株的下一步,就是研究是否適合作爲疫苗株,透過注入動物體內方式確認能否產生中和性抗體。但他也坦言製作疫苗是場長期抗戰,即便找到抗原,後續量產、確效、品質等都需要進行把關,難一蹴可幾。

武漢肺炎疫情擴散,中國大陸確診人數破萬。(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長庚大學新興病毒感染研究中心主任施信如表示,以臺灣的醫療水準,分離出病毒株並不是問題重點在於分離出來以後要做什麼,建議國內研究團隊應集思廣益短期內可望加速檢驗試劑發展,長期可作爲研發抗病毒藥物、疫苗的基礎。

施信如說,分離出病毒株以後,基因放大較容易,臺灣有機會在短期內找出更快速的檢驗試劑,不僅檢驗可疑個案體內有無病毒,同時能檢測有無抗原,確認是否能傳染給他人,以及檢測有無抗體,即該受檢者是否感染過病毒、有無中和性抗體。

她表示,一旦找到中和性抗體,等於找到治療藥物的雛形,過去腸病毒流感都是從患者體內找出抗體,進一步研發出可用的藥物,也能從現有藥物中篩選有效的藥物。

實際上,SARS過後,早有實驗室篩選出可用藥物,但後來因疫情獲得控制,臨牀測試也跟着喊卡,未來或許可延用SARS的藥物研究成果,試試看能否治療新型冠狀病毒。

至於疫苗研發,施信如說,就學理來說,只要把病毒養多一點、減毒,就能製作少量疫苗,5年內就有機會做出來,但若要大量生產則必須有疫苗公司投入,建議臺灣和國際團隊合作,可望加速疫苗研發及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