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美經貿協議談判各國反應謹慎 俄專家:僅英國可能跟進

美國宣佈重啓美臺自由貿易談判後,臺灣對此熱烈歡迎,並期待美國的盟友能跟進,北京一如預期對美方做出強烈迴應。(圖/shutterstock)

美國國務卿林肯(Antony Blinken)宣佈將恢復與臺灣進行《貿易和投資框架協議》(TIFA)談判,以加強美國在亞洲市場影響力,並對中國政治上施壓,引來北京的強烈抗議。俄羅斯專家認爲,美方的動作無法帶動其盟友跟進與臺灣進行貿易談判,日本與中國貿易關係太緊密不可能加入,只有英國或許會跟進。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指出,美國宣佈重啓美臺自由貿易談判後,臺灣對此熱烈歡迎,政界甚至期待美國的盟友能跟進,北京一如預期對美方做出強烈迴應。

美臺貿易談判恢復後,是否會促使其盟友跟進?專家認爲只有英國有可能,其他國家都不會跟進。(圖/路透

俄羅斯戰略研究所專家米哈伊爾.別利亞耶夫(Mikhail Belyaev)受訪時表示,美國之所以對與臺灣簽署自由貿易協定感興趣,是因爲它能借此確保其在亞洲市場的存在,它把臺灣當作爲其在亞洲的經濟和政治立腳點。由於美國商品在亞洲市場遭遇中日韓的強大競爭,大多數美國商品在亞洲並不受歡迎。臺灣可以成爲美國的市場基地,談判中也必然對臺灣施加強大的政治壓力,要求將美國的經濟利益寫入貿易協定當中

有些西方觀察家認爲,美方利用臺美貿易談判來對北京進行政治施壓,別列亞耶夫不同意此一觀點,他認爲,美國以此當籌碼不太可能奏效,而且還會加劇中美關係惡化,以致其他一些問題更加複雜化。

美方一旦開了與臺灣貿易關係制度化先例,是否會促使其在歐洲和亞洲的盟友也跟進與臺灣進行官方貿易談判?別利亞耶夫認爲,「除了英國,誰都不會這樣做。」

他表示,英國脫歐之後,完全可以緊跟美國腳步。日本雖然也是美國最緊密的盟友,但是日本與中國的經濟聯繫非常緊密,因此不可能跟進美國的做法。歐洲國家在經濟上也與中國大陸緊密相連,歐盟以及個別成員德國法國義大利,不太可能爲了與臺灣簽署貿易協定而得罪北京,因此不能期望他們跟進美國的做法。

報導指出,美臺發展雙邊貿易和解決美臺貿易爭端的談判始於1995,但2016年歐巴馬卸任總統後,談判走進了死衚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