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股ETF今年如何表現?投信公會理事長指出二大新趨勢
臺股ETF今年如何表現?投信公會理事長劉宗聖今日受訪時指出二大新趨勢,一是市值型ETF會擡頭,另一則是去年最夯的「月配息」主流會往「季配息」移動。
劉宗聖指出,由於臺積電爲首的權值股帶動大盤指數上攻,市值型ETF也受惠不少,例如大盤指數漲3成,而0050已漲5成,而且,現在高股息ETF已有1.8兆,但市值型的ETF規模才6千多億,這種3比1的態勢,也使市值型ETF大有成長空間。
劉宗聖今天參加證交所的創新板記者會前接受媒體訪問。他在致辭時也指出,整個臺灣的境內外主被動基金已從2023年的13兆,在2024年成長至17兆元,1年成長的規模裡,2兆爲ETF,其中更有1兆爲臺股的ETF,可見ETF重要性。
他也指出,臺股ETF從5千億成長至3.2兆,多達6倍增幅,可見臺灣投資者已把臺股作爲核心持股,不再「只看天邊彩霞,但忽略眼前玫瑰。」
他也強調,未來和創投公會對扶植新創公司進行更多元的合作。他指出,新創公司在創投階段是「從無到有」,上市之後,就希望「從好到大,從大到久」,尤其投資人都關注「未來臺積電在哪?」他認爲,新創業者都有潛力是未來可能的臺積電,發光發熱的玫瑰。
他並以12場中華隊拿下世界冠軍比喻,真正的打擊強是棒棒開花,因此,除了打第一、二棒的創投打擊要好、上壘率要高之外,投信顧公會負責打七、八、九棒,也扮演承先啓後和投資大衆非常重要的界面。
他指出,臺股受益人數原本只有1千萬人,5年前還不到20萬,如今透過ETF超過50倍增加,未來ETF與基金都可協助這些公司變大變好,包括亞洲資產管理中心的計劃,也有壯大投信,金管會一月份已推出主動式與多重資產ETF的新制度,來發揮更多新創力量,他相信未來很多高科技供應鏈、價值鏈都會本土化,未來的量體或潛能一定也有所不同,有更多商機,會和創投公會進行更多元的合作。
投信投顧公會理事長劉宗聖。本報資料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