縮水的巴西家庭

何塞·阿爾貝託、穆裡洛、熱拉爾多、安熱拉……88歲的巴西老太太多娜·卡瓦略一一細數自己孩子的名字。這份名單長達11人,不包括1個死胎、3次流產和一個出生當天即夭折的孩子。

對於卡瓦略那一輩巴西婦女,一生中懷孕17次並不算多。然而,到了她的孩子這一代,出生率卻陡然下降,甚至難以保證巴西人口自然更新。人口學家認爲,多種因素造成巴西家庭瘦身女性自主選擇和熱播肥皂劇都是原因

“以我孩子的數目,我現在應該有至少100個孫子孫女,”卡瓦略說道,口吻略帶責備,似乎有意說給一旁的長子何塞·阿爾貝託聽。

坐在沙發上吸雪茄的阿爾貝託翹起腳,微笑着一言不語。整個星期天上午,他都在自家農場的池塘邊釣魚,下午趕來探望母親時還穿着戶外運動快乾褲。對於母親的不滿,他心知肚明,卡瓦略家第三代只有26個孩子。

阿爾貝託是巴西著名人口學家,全國人口的任何變化都難逃他的記錄和分析。可以說,卡瓦略一家三代人口銳減正反映了過去50年裡巴西人口經歷的變化。歷經兩代人,巴西平均每個家庭生育2.36個孩子的出生率已跌至1.9。

在阿爾貝託的故鄉、巴西中部小鎮聖維森特-迪米納斯,人們曾以多子多孫爲福,不少人家光是父子就夠組建一支11人的足球隊。如今,這種龐大的“足球隊家庭”卻越來越少見,在45歲以下夫妻組成的家庭中基本“絕跡”。

世界不少地區也經歷着不同程度的出生率下降,但這一趨勢出現在巴西顯得格外特別。巴西盛行天主教,不僅沒有政府鼓勵的計劃生育政策,甚至一度禁止流產和節育手術。然而,自從20世紀60年代以來,巴西人口出生率大幅下降,勢頭之猛令人擔憂。“英國用了120年發生的變化在這裡只用了40年,”阿爾貝託說。

擁有1.9億人口的巴西是拉丁美洲最大的國家,其出生率卻低於位於北美洲的美國。在那裡,平均每名女性生育2個孩子。巴西每況愈下的出生率已經觸及一條危險警戒線,正在威脅這個國家人口自然更新的能力

對於巴西人口出生率的驟然下降,人口學家認爲原因複雜,但越來越多女人選擇少生孩子被認爲是關鍵。

巴西一家人口研究中心發現,拒絕大量生育孩子的不只是大城市裡富有的職業女性,巴西各地區、各階層女性的生育率都在下降。

在巴西城市貝洛奧裡藏特遠郊工薪住宅區,一個年輕的未婚媽媽慈愛地看着一旁玩耍的兒子。她深愛自己的孩子,但不打算再生育。當被問及原因,這個18歲的媽媽用巴西婦女常用的比喻答道:“工廠停產了。”

美國《國家地理雜誌》記者走訪了各個階層的巴西婦女後發現:無論學校老師、垃圾清潔工、建築師、記者、店員、職業運動員還是高中女生,大部分巴西女性認爲,只生兩個孩子是理想的家庭模式

儘管女性節育手術直到1997年纔得到巴西衛生系統認可,自願接受節育手術的女性卻比比皆是。一名28歲的商店售貨員兩年前接受不可逆輸卵管結紮手術。“我18歲時生了第一個孩子,不想再要孩子了,卻意外懷孕有了第二胎,”她說,“我受夠了。”

“巴西女人極其堅強,”曾經主持巴西全國生殖健康研究工作的福恩德斯說,“只要她們做出決定,就會想辦法實施。”巴西婦女有能力選擇少生或節育,與這個國家女人地位的提升不無關係。

自從20世紀70年代女權運動興起以來,女性身影頻頻出現在巴西政治、經濟和軍事等重要領域。巴西一家企業的市場總監安迪婭拉·佩特勒專門研究針對女性的銷售策略。她認爲,對於直到1997年纔將離婚合法化的巴西而言,女性角色近年來轉變顯著,“不少年輕婦女的首要關注是接受教育,然後是她們的職業,再次纔是孩子和一段穩定的男女關係”。

電視普及和肥皂劇熱播被認爲是對巴西傳統家庭生活方式的“雙重干擾”,間接導致當地人口出生率下降。

巴西電視網絡“環球電視臺”常年充斥着長達上百集的肥皂劇,並向整個拉丁美洲播出。這些電視劇以愛情題材爲主,一播就是幾個月,潛移默化中重塑着巴西人的家庭觀。

巴西觀衆尤其是女性觀衆,難免對劇中時髦、幹練的女主角產生認同感。這些女主角有自己的事業,居住在大城市的時髦公寓裡。錯綜複雜的劇情中,罕見兒孫成羣的大家庭。容貌姣好的女主角要麼不要孩子,要麼只生2個到3個孩子。

以巴西熱播電視劇《激情》爲例,劇中女主人公是實業家族戈維亞遺孀,美貌、財富應有盡有,卻只育有3個孩子。

長期從事相關研究的人口學家埃爾薩·貝爾庫奧認爲,巴西肥皂劇中的女性形象和家庭影響着現實中人們的選擇,令年輕人更加嚮往只有2到3個孩子的小型家庭模式。

“我們曾經問過製片方:‘環球電視臺’是否有意引入計劃生育的觀念?”貝爾庫奧說,“你猜他們怎麼回答?‘並非如此,只不過以小型家庭爲對象更方便劇本寫作。’”

消費主義大行其道是肥皂劇熱播的另一副產品。在生活節奏日益緊張、物質極大豐富的當代巴西,越來越多年輕人生兒育女時不得不考慮金錢因素。

當被問到爲什麼不要4個孩子、或者像祖母輩那樣生8個孩子時,大部分巴西女性都會驚訝地睜大眼睛答道:“不可能!太費錢了!有太多活兒要幹!”

今年24歲的瑪塞拉·貢薩洛·佩索阿是一名女傭,在巴西東北部港口城市累西腓的一個富人家工作,主人家時髦、富裕的生活好似活生生的肥皂劇場景。心生羨慕同時,佩索阿勤奮工作,爲掌握自己的人生軌跡而努力。

她和丈夫居住在累西腓郊外的一居室,每天早起乘一小時公共車去上班。雖然已經結婚4年,夫妻倆還沒要孩子。“只想要1個或者2個孩子,要想給他們合適的教育和舒適的生活,就不能要太多孩子,”佩索阿說,“現在,我只想攢錢蓋房子,然後買些好東西。”

在巴西,不少年輕夫妻的家庭規劃與佩索阿相似。經濟高速增長近20年來,巴西不少年輕人在成家立業時面臨雙重壓力。城市化迅速推進令撫養孩子的成本大幅飆升。越來越多女性爲賺“奶粉錢”加入職業大軍,卻不得不每天離家工作10個小時以上,無暇照顧孩子。

另一方面,消費主義盛行讓父母們不堪重負,從高檔玩具到豪華兒童房,總想給孩子更多物質滿足。巴西商業雜誌《研究》最近一期封面文章指出,消費主義在巴西全國蔓延,從工薪階層到中產階級都難逃其害。

將人口出生率下降完全歸罪於消費主義未免過於簡單。然而,每件東西要多少錢和每個人想擁有多少物質,這些問題確實困擾着不少巴西女性。“即使全世界人口減少到10億,如果我們不改變觀念,仍然可能消費同樣多的資源,”針對女性消費者的市場總監佩特勒說。(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