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寧自救的關鍵點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作者 | 趙小米

出品 | 36氪-未來消費

昨日(7月5日)晚間,蘇寧易購發佈多條公告,核心內容有三點:終止2月份的股份轉讓協議;披露其股份轉讓的最新方案;發佈2021年上半年的業績預告。

先是終止與深圳國資企業深國際和鯤鵬資本的股權轉讓協議。這筆148.17億元曾被認爲是蘇寧的救命錢,在2月28日發佈公告時,蘇寧股價一度漲停。但隨後蘇寧的拮据並沒有改善,此前有報道稱只是資金到賬較慢,如今宣佈直接終止。

據本站財經報道稱,深國資之所以終止入股,是因爲在項目盡調時,此前蘇寧在2019年羅靜案中爆出的財務問題導致。

蘇寧易購繼續尋求國資牽頭解決資金難題。此次股份轉讓的最新方案是,以江蘇省、南京市國資牽頭成立,總規模爲88.3億元人民幣的江蘇新新零售創新基金二期(有限合夥),將獲得蘇寧易購16.96%的股權。

新新零售創新基金內的產業投資人還包括華泰證券、阿里、小米、海爾、美的、TCL等,均爲與蘇寧業務來往密切的合作伙伴。

在協議轉讓完成後,蘇寧易購將不存在控股股東與實際控制人。張近東持股比例將從20.96%降至17.62%,仍爲蘇寧易購第一大股東。

蘇寧在資金鍊如此困難的情況下,仍然選擇引入多方資金,目的在於,能由張近東爲首的企業方,繼續掌舵蘇寧的未來。

這在一定程度上,能看出張近東仍然認爲,蘇寧目前的債務危機只是暫時性的,在緩過資金壓力後,公司還能回到正常軌道上。

蘇寧同日公佈的上半年業績預報顯示,蘇寧易購預計上半年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虧損25-32億元,而去年同期虧損數字僅爲1.67億元。報告明確表示,公司遇到階段性的挑戰和困難,二季度銷售收入預計同比下滑超過30%。

雖然財報詳情仍未披露,但鉅虧的數字已經表明,在實體零售普遍迴歸正常後,蘇寧的線下佈局持續拖後腿,線上業務也未能撐得起銷售數字。

作爲老牌零售企業,蘇寧經歷了實體零售最輝煌的時期,一度成爲中國零售業之首。這一切離不開張近東和其帶領的零售老兵,對線下門店及經銷商的經營。

但成也蕭何,敗也蕭何。蘇寧眼下的財務危機,也正源於此。

如何欠下千億負債

覆盤蘇寧此次流動性危機,資金鍊出現問題在去年12月。據中國基金報報道,由於蘇寧集團的資金鍊斷裂,在渤海銀行的貸款已經違約,民生和建設銀行已抽貸。

據蘇寧易購2020年報顯示,其總負債高達1352億元,高於其流動性資產1074億。而其母公司的負債情況更爲嚴重。據Wind數據顯示,截至去年第3季度,蘇寧電器總資產達到4051.91億元,總負債爲2995.49億元。

高達千億的負債雪球並非一日滾成的。蘇寧持續增大的債務流出,很大程度跟新業務的試錯與擴張有關。

事情的起因要追溯到2012年8月,那場由京東挑頭,蘇寧迎戰的價格戰。劉強東連發3條微博稱,要在未來三年保持0毛利,價格比蘇寧低10%;蘇寧當時的執行副總裁李斌發微博迴應,蘇寧所有產品價格必低於京東。

2013年,蘇寧改名爲“蘇寧雲商”,在線上保持低價的同時,還推出了“線上線下同價”的打法。這一舉措,影響到蘇寧深耕多年的實體經銷商與供應鏈體系,原本佔據最高利潤份額的線下業務,開始持續虧損。那年,蘇寧淨利潤同比減少95.84%,僅爲3.07億元,這也是蘇寧盈利的最後一年。

從2014年起,蘇寧這家實體零售企業,陷入了與互聯網公司纏鬥的泥潭中,其業績也至今持續虧損。

對此,蘇寧一方面變賣資產,另一方面,激進地擴張新業務。正如張近東2014年喊出的那句“先開槍,後瞄準。”

先看蘇寧變賣的資產,7年間,蘇寧先後出售PPTV股權14.47億元,二度出售阿里巴巴股權32.32億元、110.12億元,蘇寧金服增資155.58億元,以及出售蘇寧便利超市35.91億元。

再看蘇寧大手筆投入的地方。從2012年利潤下跌開始,蘇寧先是收購了紅孩子、PPTV、蘇寧足球、天天快遞等業務。若說上述項目收購金額不算太大,2017年,蘇寧涉足最重資產的地產生意。

2017年,蘇寧向恆大地產戰投200億元。一方面,恆大作爲一線房地產商,可對蘇寧線下的蘇寧廣場、蘇寧小店等佈局提供支持;另一方面,恆大地產畫的餅是即將A股上市,若上市成功,蘇寧將獲得極大的回報。

後續大家都知道了,恆大不僅上市失敗,還陷入了流動性危機。

蘇寧一方面想通過投資掙錢,另一方面大手筆收購重資產的零售公司。2019年2月,蘇寧以21億元收購萬達百貨旗下37家門店;同年9月,蘇寧以現金48億元人民幣等值歐元收購家樂福中國80%股份。這些舉動,似乎是爲了加強蘇寧在家電以外品類中線下零售的競爭力。

但財務數據表明,收購兩家未處在上升期的線下企業,難以給蘇寧易購帶來新的增長潛力。2019年和2020年,蘇寧易購淨利潤持續下滑。

值得一提的是,也是在2019年,可能由於財務壓力,蘇寧不斷縮減自己線下直營店的數量,從2018年的2368家,縮至今天的131家。作爲替代,蘇寧用輕加盟模式的蘇寧零售雲小店來支撐線下佈局。

針對其核心品類家電,蘇寧持續想將線下生意做輕;但又不斷在實體線下零售其他品類中佈局,這導致蘇寧無法專心去做互聯網生意,線下零售佈局又難以產生協同效應。

花出去的錢未能帶來多少收益,反倒拖累了蘇寧主要業務蘇寧易購。上述大部分的投資行爲,是通過蘇寧易購發債、融資得來的資金進行。

資金流出,導致蘇寧易購本身現金流堪憂,據騰訊《棱鏡》報道,有文章稱根據蘇寧易購的存貨週轉天數、應付款週轉天數等數據推算,蘇寧易購通過供應商的資金來完成自身的資金循環。2019年蘇寧易購零售業務營收爲2500餘億元,但其應付賬款和應付票據之和超過700億元。

就這樣,蘇寧的資金缺口越滾越大,直到現在的千億級別。

蘇寧自救的關鍵點

蘇寧易購這次流動性危機,本以爲可以在上半年通過深國資的認購救急,但由於種種變化,救命資金遲遲未到。目前,這筆江蘇國資88.3億元的款項到賬,也仍需一段時間。

對此,蘇寧上半年做出接二連三的努力,旨在保住公司的正常運轉。先是停止旗下足球俱樂部運營,再將虧損嚴重的天天物流業務大幅收縮;6月又出售商品房產,其電競戰隊也有傳聞指將被轉賣。

除了變賣公司資產外,6月2日,江蘇國資委已經通過設立新零售基金,通過股份轉讓的形式,將31億元“借與”蘇寧,明年4月需以回購的形式還款。

但對於蘇寧來說,即便資金到賬,其債務問題仍然面臨壓力。據《AI財經社》報道,2021年內蘇寧系將有160億元債券到期,需要兌付。

作爲老牌零售企業,蘇寧面對的,不僅是某個生意失利的短期財務問題,而是傳統零售在互聯網轉型的過程中普遍面臨的問題。

先是如何決策。蘇寧的一系列線上業務手段,都屬於應對十分決絕且快速的選手。但代價就是試錯成本高,正如前文所言,雖然蘇寧線上取得一定的增長,並擔起了公司70%的營收,但線下業務受到了影響。

公司決策背後,更難的是對於用人的抉擇。張近東本人,不管是對於同事,還是對於恆大許家印的業內好友,都可以用“講義氣”來描述。

至今,蘇寧的高層,仍然多爲零售行業出身的老將,這也導致一些管理層缺乏互聯網思維。

另外,蘇寧目前出現人才斷層的現象。管培起來的下一代多爲80後和85後,仍未達到可以接班高層老將的程度。而從外部引入職業經理人,又是張近東不會去選擇的做法。

今年從蘇寧離職的員工王雪對36氪-未來消費談起前東家,五味雜陳。在高層人員更迭遲緩的背後,透露出的是張近東講感情,講義氣的事實。這些人性化的舉措可能也拖了蘇寧的後腿,但難以對其進行好壞的評定。

同樣,蘇寧對於新業務方面的重投入也是同理。王雪認爲,蘇寧願意花真金白銀的錢,給新人和新業務試錯的機會,本身也並不是件壞事。

“蘇寧目前的發展,需要辯證看。”王雪總結道,“本質上,蘇寧是A股公司,現在雖然主營電商業務,但發展路徑,就是和京東、阿里不一樣,這沒辦法。”

蘇寧在暫時獲得資金馳援後,是否能實現自救,目前來看,張近東的個人意志仍然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今年春節前,張近東明確提出,“該關的關,該砍的砍”,自此開始了堅決的業務整合。先是明確迴歸零售主業,並將蘇寧拆分成蘇寧易購、蘇寧雲網萬店兩個上市和非上市體系。

歸到雲網萬店中的業務也被梳理出六大單元:蘇寧零售雲、蘇寧小店、蘇寧拼購、蘇寧有貨、B2B、海外購。

2020年財報顯示,蘇寧特別單項公佈了其雲網萬店的發展業績:雲網萬店平臺商品銷售規模同比增長33.61%,自營商品銷售規模同比增長45.28%。

同時,零售雲門店數量突破8000家,規模直接輻射上萬鄉鎮,雙線服務超2.5億用戶,協助超1800個品牌商實現渠道下沉。2021年,零售雲的目標是在下沉市場再新增展店4000家——達到12000家蘇寧易購縣鎮店。

零售雲帶來的下沉市場,或許是蘇寧是否能局面向好,並轉型成一家爲實體零售賦能的互聯網公司的關鍵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