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左江”式研報 華安證券“信口開河”爲哪般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雷晨 北京報道

在妖股*ST左江股價200元高位堅定唱多,最終慘遭“打臉”,華安證券因研報把關不“嚴”被監管痛批。

2月18日,華安證券收到安徽證監局《關於對華安證券股份有限公司釆取責令改正措施的決定》,其中提到,公司發佈的涉及“*ST左江”等研究報告存在製作不審慎的情形。

據悉,2023年4月25日,華安證券發佈題爲《算力領域的璀璨明珠,DPU放量乘勢而起》的深度研報,對*ST左江首次覆蓋,並給予“買入”評級。

故事浮誇的背後,股民實在“傷不起”。截至2月19日收盤,*ST左江的股價爲19.52元/股,如果有投資者信奉華安證券的研報當天買入*ST左江且至今未賣出,那麼其賬面將浮虧約91%。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ST左江”式研報層出不窮,個別分析師因研報數據不準確、邏輯不合理、泄露未公開信息等原因被監管處罰。

有受訪人士對記者表示,券商研報應該嚴謹,以確保投資者利益、履行職業責任、遵守法律法規並提高研究質量。這也是券商研究員專業素養和職業道德的重要體現。

華安分析師高位搖旗

*ST左江自2021年起便不斷披露正在進行“可編程網絡數據處理芯片”的研發(自2022年起,此類芯片被稱作DPU芯片)。

搭上DPU的“快車”後,自2022年5月以來,*ST左江所謂自研DPU受到市場廣泛關注。

由於DPU產品的主力廠商是包括英偉達在內的國外企業,*ST左江對這類產品研發的公告顯然吸引了足夠多的市場關注,甚至有關於公司產品可以實現國產替代的聲音在坊間流傳。

而在此期間,*ST左江的股價快速上漲,從約38元/股的低點開始一路狂飆。其中,券商研報對該股漲勢起到推波助瀾的效果。

“很多人就喜歡這種主題標的,有資金願意幹,炒得那麼高,然後(股價)崩掉。”有機構人士對記者表示。

2023年1月31日、2月25日、3月25日,儘管*ST左江連續三次發佈了公司股票交易可能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的公告。但個別研報卻並未重視此事,反而逆勢唱多。

2023年4月25日,華安證券發佈題爲《算力領域的璀璨明珠,DPU放量乘勢而起》的深度研報,對*ST左江首次覆蓋,並給予“買入”評級,報告中不乏溢美之詞。

在研報發佈之際,*ST左江收盤價已經高達218.98元/股。

研報中提到,2019年公司開始持續投入芯片研發,2022年公司DPU進入流片程序並完成了測試封裝,正式發佈NE6000系列DPU,實現國內首顆從設計、製造、封裝到產品化完全國產化自主可控的可編程DPU芯片。

對於技術路線,研報顯示,公司DPU使用了全新SoC+NP+GP路線,芯片裡面不僅集成了處理數據平面的專用網絡處理器,還集成了擅長處理控制面的通用處理器,這種模式很好地適配了各個應用場景。

上述研報總結道,DPU市場規模大,增速快,公司是國內DPU技術領先的企業,有望充分受益與BEAT的上升。

研報還預測,*ST左江2022年至2024年將分別實現收入0.6億元、9.3億元、13.4億元,同比增長-49%、1452%、44%;實現歸母淨利潤-1.4億元、3.51億元、6.25億元。

研報發佈後,在不到三個月的時間裡,*ST左江的股價仍然不斷攀高,在2023年7月14日達到最高點299.8元/股。

但後續*ST左江的一系列公告與監管罰單,將上述研報置於尷尬境地。

研報不“嚴”吃罰單

“買入”的聲音在坊間傳唱,期待的資本盛宴卻遲遲未至。*ST左江DPU有關交易疑點逐漸浮出水面,其真實業績也與上述研報預測相差甚遠。

財務數據顯示,2023年前三季度,*ST左江實現營收3372.21萬元,同比下滑9.54%;歸母淨利潤-9732.73萬元,同比下滑28.27%。

根據*ST左江發佈的業績預告,公司預計2023年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虧損1.6億元-2.25億元,上年同期爲虧損約1.47億元。在營收方面,公司表示,因證監會立案調查原因,目前無法對2023年營業收入進行預計。

“*ST左江的故事比較奇葩,它作爲一個規模不大的公司,卻講了一個大公司的故事,而且是超級大的科技公司才能做的事情,與其整體的能力不符。”北京一家大型券商電子行業首席分析師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2023年11月24日,*ST左江被證監會立案調查,妖股神話徹底破滅。

因發佈*ST左江有關研報,華安證券已接連收到深交所、安徽證監局的罰單。

2024年1月30日,證監會通報*ST左江財務造假案階段性調查進展情況稱,該公司2023年披露的財務信息嚴重不實,涉嫌重大財務造假。

深交所於2024年2月5日下發對華安證券的警示函。經查,華安證券發佈的相關研究報告分析結論依據不充分,結論不審慎,未充分揭示投資風險,公司對研究報告質量審覈把關不嚴。

2月18日,安徽證監局向華安證券下發《關於對華安證券股份有限公司釆取責令改正措施的決定》,其中提到,公司發佈的涉及“*ST左江”等研究報告存在製作不審慎的情形。

除此之外,安徽證監局還提到,華安證券存在人員管理、網絡安全管理、融資融券業務管理等方面存在不足;在開展投資銀行業務過程中,個別項目盡職調查不充分,質控、內核把關不嚴,持續督導不到位。

基於上述情況,安徽證監局決定對華安證券採取責令改正的行政監管措施,並記入證券期貨市場誠信檔案。

對此,華安證券迴應稱,公司堅決服從處罰決定,將深刻吸取教訓,以整改促規範、以規範促提升,一是嚴把入口關,強化覆蓋管理,完善相關跟蹤及動態調整機制;二是嚴把審覈關,完善制度流程,更加審慎評估研究報告重要敏感信息可能對市場產生的影響;三是嚴把質量關,加強教育管理,進一步提升從業人員的專業能力、執業水平和研究質量。

監管嚴打“信口開河”

華安證券是一家立足安徽的中型券商,前身是1991年成立的安徽省證券公司,安徽省第一家專營證券機構。2016年12月6日,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在上交所掛牌上市(股票代碼:600909)。

*ST左江研報的作者陣容也堪稱豪華,包括是華安證券時任研究總監兼研究所所長尹某技、計算機團隊聯席首席王某珏,以及兩名較爲年輕的分析師鄧某佯、張某光。

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瞭解,目前,在參與該研報撰寫的分析師中,有人已離開了華安證券改爲其他機構效力。

Wind數據顯示,我國券商分析師的數量近年來持續增加。2017年起,券商分析師的人數約兩千多名,2023年上半年已經突破四千大關。

談及當前證券分析師整體工作情況,前述受訪人士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現在稍微靠譜點的研究員,寫報告一般都會去實地考察。

“一篇研究報告發出來之前,研究所內部是有很多流程去一道一道審覈,如果沒實際調研過,就算把報告寫出來了,那些底稿根本就過不了,合規專員根本不會給過。”其表示。

但在行業逐漸凝聚共識的同時,“*ST左江”式研報也時有出現,個別分析師因研報數據不準確、邏輯不合理、泄露未公開信息等原因被監管處罰。

與此同時,監管部門對券商研究的監管越來越嚴格,對於違規行爲的處罰也越來越嚴厲。

從過往案例來看,有券商因研究報告中的數據不準確、分析邏輯不合理等問題,被監管部門處以罰款,並責令其進行整改。有的分析師因在研究報告中泄露未公開信息,被監管部門處以罰款,並撤銷其業務資格。有的分析師因在研報中預測不準確、分析邏輯不嚴謹等問題,被監管部門處罰。

“*ST左江”式研報爲行業敲響了警鐘。受訪機構人士告訴記者,券商研究員作爲專業人士,有義務向投資者提供準確、客觀的研究報告。如果研報不夠嚴謹,可能會誤導投資者,導致投資損失。

在其看來,除了分析師自我約束之外,券商和金融機構也應加強對研究員的培訓和管理,提高分析師的專業素養和職業道德水平,確保研報的質量和準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