矢志服務三農的“中國好人”

□鄭名村 本報記者 王彥

近日,友誼縣北方甄選農作物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理事長鄭立,榮膺2024年第二季度“中國好人”。

“我是農民,更是一名共產黨員。推動家鄉農業現代化、帶動父老鄉親實現科技致富,是我的理想和使命,於我來說也是最幸福的事兒。”鄭立說。

2003年,友誼農場第四管理區農業服務公司改制,14名員工面臨即將下崗的困境。身爲教師的鄭立不斷鼓勵在該公司工作的愛人:“要積極適應變化,辦法總比困難多。”工作之餘,她都會陪着愛人下地,和公司同事一道種白蘿蔔、打預製板,增加產出。大家都親切地叫她“鄭老師”。

農業服務公司改制後準備開發種子肥料銷售業務,需要會技術、懂銷售的人才。鄭立毅然離開教師崗位,投身農業服務事業。

她很快建立起供大家交流種植經驗、學習新技術、分享市場信息的農業技術服務羣,短時間內就吸引了近千名農戶和農業技術人員加入。

爲了將理論與實踐更好地結合,鄭立親自下到田間地頭,與農民面對面交流,創新性地舉辦了多場現場觀摩會。她精心挑選了種植技術先進、管理得當的“標杆田”作爲示範點,同時也不避諱地展示了一些種植效果不佳的田地作爲反面教材。

在鄭立的努力下,農業服務公司逐步走上正軌,不僅保住了員工們的工作,更爲傳播科學種植理念、推廣科學增產增收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很多農民靠天吃飯,存在省錢心理,反而影響了收成。”鄭立說。她不斷探索幫助農民增產增收的有效途徑,帶領合作社社員開展田間實驗。

爲了更精準地把握水稻的生長規律,鄭立帶領合作社成員深入瞭解當地氣候、土壤條件以及農民的傳統種植習慣,並搭建起簡易的實驗棚,觀察、記錄水稻生長過程中稻苗、雜草的樣本和病蟲害情況。同時,她還溝通農學院專家,精心策劃了一套涵蓋優質種子選育、科學配比肥料施用、環保高效農藥防控和無人機航化作業技術的“水稻全程科技一體化方案”。

2019年春天,鄭立與80位種植者簽訂協議,並派出技術員全年服務農戶,出現任何問題,第一時間解決。秋收後,80位種植者產出糧食品質與產量均超出了各自的預期。鄭立也兌現承諾,自掏腰包拿出80萬元,給種植者落實“2分錢愛農補助”,讓每戶增收近萬元。

2020年至2022年,有更多農戶主動與公司簽約,使用一體化方案。鄭立又拿出了120萬元繼續開展“2分錢愛農補助”。

20多年來,鄭立經營農資時常做“賠本”買賣,“掙錢不揣兜、回報給鄉親”的事兒,做得不少,樂此不疲。大水大旱等特殊情況會使農戶賣糧受到影響,無法按時償還銀行貸款。爲此,鄭立多方籌藉資金爲農戶墊還,讓他們安心過年。

2023年,建地鄉基於自身良好的土地條件和完善的水利設施,積極響應國家種植大豆的號召,組織農戶將水田改造成旱田。但很多農戶早已訂購了水稻種子和配套的藥品、設施,短時間內無法順利改種黃豆。

鄭立得知情況後,走訪了多個村莊,與農戶面對面交流,瞭解他們改種旱田面臨的困難以及對水稻種子的處理意願。深思熟慮後,她決定原價召回已售種子。最終,她聯繫了多家糧食加工企業和電商平臺,將水稻種子轉爲商品糧銷售,2000公頃地的水稻種子共損失了幾十萬元。

“虧損我可以慢慢補回來,但農戶不能。相信通過推行大豆種植,農戶能有更好的發展。”鄭立告訴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