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振中談臺美BTA 對農業、服務業好處多

談對產業界好處,鄧振中指出,一是可擴大臺灣農產品跟加工食品出口機會,透過貿易便捷化措施談判,促進文件審查流程公開、透明及檢驗檢疫規範一致,縮短貨品通關時間,讓農產品可以快速進入市場,增進我國農產品及加工食品的出口,包括透過諮商要求美國開放我國鳳梨、加熱豬肉製品、附帶栽培介質的嘉德麗雅蘭與拖鞋蘭等農產品輸入,以擴大農產品銷美。

鄧振中說,二是能促進中小企業擴展國際市場,雙方可透過共同合作及法規制定,協助中小企業克服貿易障礙,並提供各種協助來促進及支持中小企業的貿易活動。第三則是拓展數位經濟能量,增進服務業出口機會,透過數位經濟協定談判,建立消費者對數位經濟信任,便利數位科技使用,建立具韌性且安全的數位基礎建設等,來拓展我國數位經濟能量,增進服務業出口機會。

第四提升企業責任,增進國際競爭力,透過相關協定執行,可彰顯目前國際間推動企業必須負擔相關責任,例如環境保護、社會責任及公司治理。

鄧振中說,這項協定更有利促進勞工就業及福祉。根據雙方協定,可增加勞工參與制定貿易政策時表達意見機會,使貿易政策更具包容性,可創造更多勞工就業機會,並有助促進性別平等。在加強環境議題合作上,鄧振中說,藉推動綠色企業、綠色就業與經濟去碳化,確保未來不會對我國出口造成不合理貿易障礙。

至於其他合作事項,鄧振中舉例,臺美將在糧食安全及創新合作,有助我農業多元發展;對非市場經濟規定,有助我國企業排除不公平競爭。

鄧振中表示,勞工、環保、婦女、弱勢、中小企業等議題跟國家政策相當吻合,但談判要小心謹慎。他特別提到,勞工部份看見遠洋漁工的問題,需要先解決;環保執行上則不希望造成出口貿易障礙,還有減碳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