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無前例的戶籍改革,對樓市有何影響?

7月31日,國務院印發《深入實施以人爲本的新型城鎮化戰略五年行動計劃》,對未來五年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作出了系統性的部署。文件的內容很豐富,大家感興趣的話可以去看看原文。

這份文件裡有大家比較關注的戶籍制度改革的內容。

戶籍制度改革的目標是:開放寬除個別超大城市外的落戶限制,推行以經常居住地登記戶口制度。

這句話更爲直白的講就是,以後你在那裡常住就在那裡登記戶口了,沒有其他限制。可以類比現在的常住人口登記,以後常住人口就應該等同於戶籍人口。

全面落實城區常住人口300萬以下城市取消落戶限制要求,全面放寬城區常住人口300萬至500萬城市落戶條件。完善城區常住人口500萬以上超大特大城市積分落戶政策,鼓勵取消年度落戶名額限制。

這一段話,對不同城市的落戶條件進行了規定,常住人口在300萬以下的城市不得設置任何限制條件落戶,也就是你在那裡常住就可以在那裡登記戶口了。常住人口在300萬-500萬的城市,要全面放寬落戶條件,起碼是在現有的落戶條件上要全面放寬。常住人口500萬以上超大特大城市要完善積分落戶政策,儘量不要設置年度限額。

這個戶籍改革制度的推進,大概率會掀起新一輪的城鎮化的浪潮,國內的城市建設又可能在邁上一個臺階。

當然改革戶籍制度的同時,相應的配套措施也得完善起來,在就業公平、教育、醫療、車牌號等方面,按常住地登記的戶口應該與之前的戶籍人口保持一致。這也就可能對一些吸引力較大、但公共配套資源相對稀缺的城市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挑戰。當然現在大多數城市已經意識到人口的重要性,只要有人願意來,建設這些配套設施都不是問題。

那我們還是回到正題上來,這輪史無前例的戶籍改革,對樓市會有何影響?

首先,我們要知道,戶籍改革是解決人口流動的問題,以及資源優化配置的問題,而不能解決人口增長的問題,或者說不能改變人口總量的問題。人口增長趨勢在短時間內或許難以改變,大概率會延續前兩年的負增長態勢。

在人口總量不會有大的變化下,人口流動很有可能就會使得人口淨流入與淨流出的分化加劇,同時也可能導致部分中心化的地級市和省會城市人口會大幅增加。現在國內的城市發展格局——基本上在一省內,省會城市最強。在省轄市和地級市裡,中心化的城區最強。目前大多數省會城市常住人口基本上都是500萬以上,多少有點限制。但是地級市的城區所在地常住人口大多數都在500萬以下了,按照文件的精神,應該不能設置太多的落戶門檻。

具體的演變路徑我在這裡不好去推演,畢竟我不是這方面的專家。

但對於樓市來說,因城市分化會越來越嚴重。產業好、經濟好、配套好等的城市對人口吸引力越來越強,在落戶條件放寬的前提下,更多人都願意去更好的城市。這個可能會引發新一輪住房需求的變遷,導致這些人口增加的城市又會涌現出新的一批住房需求,而在供給相對穩定的情況下,房價很有可能又會被帶動起來。

而另外有一部城市,很有可能變的更“空”,人口繼續外流,也就繼續導致各項基礎設施的投入減弱,越是這樣越沒人願意留下來,更不用說有新的人流入了。而這些城市的樓市就更是無人問津,最終只得落得一個“白菜價”,甚至都沒有人願意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