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體商業興起“混搭風”,餐飲成“萬能搭子”
"混搭"經濟升溫下,餐飲成爲主力軍。
"週末去山姆簡單採購了一週的生活物資,沒想到它們餐飲區居然這麼火爆,排隊已經排到門口了,還有很多人現場站着吃……"。
近日,有消費者在社交媒體發帖,描繪了週末山姆餐飲區火爆的場景。伴隨越來越多消費者涌入山姆、胖東來、宜家等大型商超的就餐區,使其原本只是作爲輔助模塊的餐飲,漸漸成爲商超獲客吸金的有力武器。
01 "業態混搭"逐漸成爲餐飲行業新趨勢
超市+食堂實際上是一種"業態混搭"。
近年來,"業態混搭"逐漸成爲餐飲行業新趨勢。超市+食堂、餐館+鮮花、咖啡+服飾、電影+火鍋……"餐飲+"相關的業態混搭組合,呈現出百花齊放的態勢。
不願去餐廳吃飯的年輕人,愛上了商超餐飲區
實際上不僅是山姆,宜家、胖東來等大型商超的就餐區成爲越來越多年輕人的"乾飯"天堂。
今年以來,永輝、盒馬、物美等超市巨頭也陸續跟進,密集開"食堂",以滿足消費者一站式購物和餐飲需求。
今年年初,永輝在福州、浙江等地開起了"永輝食堂"。在福州,"永輝食堂"推出現炒現做、自助自選的快餐,涵蓋20多個菜品,人均15元左右;在浙江則是 "論斤稱重",嚐鮮價爲1.98元/兩。
6月,物美超市在北京多家門店推出"物美大食堂",分午餐和晚餐兩個時段供餐,推出13元和19.9元兩檔自助餐。物美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預計年底前將"物美大食堂"拓展至20家門店,覆蓋更多顧客羣體。
同月,盒馬在廣州全市門店推出"平價快餐"服務,合共上線近百款平價快餐,每天約推出20多款平價餐品,包括9元的梅州醃面,19.8元的三葷一素快餐以及16.8元的豬雜湯等。
KTV、電影院、密室……吃飯越來越"不正經"
在消費者新需求推動下,劇場、密室、電影院、KTV裡等地成爲年輕人新的用餐地點。
此前,紅餐網曾盤點過,在成都、上海、廣州等城市,出現了一批KTV火鍋、自助餐業態,顧客可以一邊唱歌,一邊涮火鍋或者吃自助餐。
3月,海底撈在揚州推出全國首家"產品原型店",吃火鍋、K歌、買鮮花都能在此完成;6月,湊湊火鍋推出"火鍋+茶憩+歡唱"模式新店型,店內開設多個KTV包廂,可免費唱歌3小時。
除KTV,年輕人還愛上了邊玩劇本殺邊吃飯。北京"無畏海盜"主題"餐廳"將戲劇表演和餐飲結合,推出了奇幻海盜互動劇本宴,在社交平臺頗受歡迎。
此外,近幾年還涌現出一批電影主題餐廳,比如三克映畫,創立於2017年,目前已在北京、佛山、成都等城市開出7家門店,主打餐飲+電影+藝術沙龍,人均消費80元左右。
吃喝與穿搭"互補",在服裝店賣咖啡成潮流
近日,北京、上海、廣州、成都等多個城市,咖啡服裝集合店正悄然走紅。
據觀察,這類集合店的咖啡大多由店主製作出品,定價在10—30元,價格相對平價。多位店主在接受咖門採訪時表示,兩種業態的結合初心是爲了用更高頻的咖啡去帶動低頻的服裝消費。"增設咖啡之後,顧客試穿的意願更強了"。甚至有的門店月營收增加了3倍。
此前,紅餐網曾盤點過,Miss Dior、Coach、Vivienne Westwood、Ralph Lauren等一衆奢飾品品牌,爲增加曝光度,紛紛"下凡"搞跨界聯名、賣咖啡;奢侈品品牌的咖啡快閃店也與日俱增。
除此以外,目前市面還流行着書店+咖啡、菜場+餐飲、茶咖+酒、餐+酒等等業態混搭組合。
02 爲何餐飲會成爲"業態混搭"中的香饃饃?
當前,消費者不再滿足於單一的消費體驗,更加追求社交互動和情感體驗。這也使得實體店需打造消費新場景,通過"業態混搭"滿足消費新需求。餐飲因門檻低、引流快且是剛需品,成爲許多實體企業混合經營的首選。
和君諮詢合夥人、連鎖經營負責人文志宏在接受中國經營報採訪時表示:"零售企業熱衷於在餐飲領域探索的原因主要有兩個方面:首先,這是一種新商業模式的探索,試圖找到‘零售+餐飲’模式中‘1+1大於2’的效益。其次,部分傳統商超爲了應對大環境的壓力和挑戰所採取的一種策略,當然這也是探索性的。"
此外,業態混搭得以快速發展也離不開相關政策的支持。
近年來,國家發展改革委、商務部等五部門聯合印發了《關於打造消費新場景培育消費新增長點的措施》,明確鼓勵多業態融合的方向。
今年,上海市實施的《上海市食品經營許可和備案管理實施辦法》就提出,對食品經營新業態、新模式,區市場監管部門可以自行組織或委託第三方機構開展食品安全評估,旨在支持多業態混合經營、融合創新。
上海實施食品經營新規,也爲餐飲多元業態"鬆綁"。如此一來,"拍黃瓜"就無需專設操作間、零食店可現場製售麪包咖啡、咖啡酒吧等多業態可以在同一門店經營……
在政策助推以及消費者喜愛之下,業態混搭現象越來越常見,"混搭經濟"不斷升溫,餐飲成爲主力軍。
總體來看,餐飲與零售之間的跨界合作,既能給消費者提供情緒與社交價值,又能實現不同業態之間的功能補足,提升品牌競爭力的同時,又可在盈利層面實現開源。
然而,"混搭"不等於"亂搭",同時經營兩種業態對於任何企業而言都是具有挑戰性的。
對於商家來說,要想跨界合作,首先要做好自己的主業,修煉好基本功是最重要的。
其次,餐飲的錢並沒想象中那麼好賺。餐飲是一個需要長時間探索和打磨的行業,"一夜成名"在餐飲行業很難實現。企業想通過餐飲引流,需促明確目標消費羣體的特徵。只有將滿足需求的措施落實到位,業態"混搭"纔會煥發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