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論廣場》臺灣人當知臺灣廟(賴祥蔚)
臺灣寺廟反映先民歷史,值得多考察。日前衍生一些心得,趁疫情閉關在家,整理分享。
景美的集應廟早在清朝同治6年、西元1867年已遷建該處,至今超過150年,列名國家三級古蹟。集應廟主祀的是「雙忠」,也就是唐朝安史之亂時,堅守睢陽、寧死不降的太守許遠及縣令張巡。許遠是武官,官階較高;張巡是文官。兩人忠於皇室,歷朝尊崇,逐漸被封神、封王,也有分別稱爲保儀尊王、保儀大夫,民間常混稱二人。
隨着時間演變,「雙忠」在民間變成保佑鄉土的神祇,其信仰隨着墾民而發展,例如來臺先民就爲其建廟。目前全臺的雙忠廟有數十間,廟名大同小異,臺北市與新北市就有北投集應廟、景美集應廟、木柵集應廟、萬隆集應廟、淡水坪頂集應廟、淡水義山集應廟、汐止忠順廟、深坑集順廟、石碇集順廟,以及平溪三聖宮等。全臺祭祀雙忠的廟宇極多,也有主祀其中之一者,例如臺南武安宮主祀張巡。
景美集應廟源出北投集應廟,廟內的神像早先供奉在北投石頭厝(後改名集應廟),因爲梘尾(現在的景美)苦於原住民衝突,從北投迎來神像祈求保佑,後來因故未還。北投廟主在日治時期向警方申訴,經協議,雙方同意每5年回駐北投1年,也算一段佳話。北投集應廟正門對聯寫着:「集福降祥靈分景美」、「應辰迪吉廟建稻香」,點出了這段傳奇往事。
臺灣民間常把雙忠稱爲「尪公」,集應廟又叫尪公廟。有人認爲這種說法是發音造成誤會,因爲「尪」字本意是「骨骼彎曲的疾病」,或是「瘦弱」,跟雙忠搭不上關係。有廟方人士主張應該是「安公」纔對,其理由是唐朝曾封張巡爲「文安尊王」,所以尊稱「安公」才合理,不該因諧音而誤稱「尪公」。
前述說法值得進一步商榷考證。首先,唐朝沒有將雙忠封王。雙忠在歷朝歷代各有其封號,唐肅宗封張巡爲「忠烈侯」,封許遠爲「忠義侯」,當時已合稱「雙忠」,後來各朝的封號頗有不同,但是都沒有「安」字,例如元代追封張巡「忠靖威明顯祐安民真君」、追封許遠「忠順威顯靈着護國真君」。到了清朝,對雙忠的封號才常見「安」字。雍正12年、西元1734年,敕封張巡爲「顯佑安瀾神」,封許遠爲「威顯靈佑王」;咸豐7年、西元1857年,封張巡爲「顯佑安瀾寧漕助順效寧助順之神」、封許遠爲「威顯靈佑揚仁振武王」。
對臺灣多有研究的日本道教學者窪德忠(大正2年、1913年出生),在他所撰寫的《道教諸神》一書,尊稱張巡爲「武安尊王」;尊稱許遠爲「文安尊王」。文武已變,不知根據爲何,也不知道是把臺灣考察寫進書中,還是他影響了臺灣習俗。雙忠變成「安公」,或許與此有關。
臺灣人當知臺灣廟,用「尪公」來稱「雙忠」或是其中一位,到底有何緣由,值得多考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