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論廣場》民衆黨太精算 當心藍綠夾殺(沈寬)

民衆黨過分誇大了他們區區8票的重要性。圖爲民衆黨主席柯文哲。(本報資料照片)

2024大選結果揭曉,國會三黨不過半,而民衆黨的8席不分區立委成爲關鍵少數,未來國會的折衝將會形成何種勢態,尤其是立院龍頭、副龍頭的人選,就成爲目前衆所囑目的焦點了。

目前諸家評論,都歸納出未來可能的三種發展趨勢,第一種是「藍白合」,在野黨同舟共濟,齊心併力,共同展開對執政的監督與制衡,而立院龍頭、副龍頭則由藍、白分任。相信這是最符合在野黨精神的立場,也最能饜服6成非綠選民的結果。

國民黨基本上傾向於這個走向的,但是在「藍白合」破局以後,在激烈的選戰刺激下,藍營雖採取了相當「友白」的策略,但卻只換來白營的毫不領情,不是狠命批判,就是冷嘲熱諷,而且至今黃珊珊還口口聲聲「讓6%」、「欺騙」,甚至連陳珮琪都還放出「藍營選後拼命打電話,柯文哲連接都不接」的話,彼此之間的互信基礎薄弱,能否維持長久的合作,恐怕就是一大問題。

第二種是「綠白合」。柯文哲倒向民進黨,喪失在野監督的立場,附庸於綠營,成爲「小綠」。從表面上看來,這是最符合民衆黨利益的,因爲不僅可以換得立院副龍頭位置,而且還可以獲得几席內閣的首長,讓民衆黨員得以有機會作行政歷練,增厚自家的實力。

但是,在選舉過程中,柯文哲不止一次批判民進黨的貪腐、墮落,更標舉出「政黨輪替」的政治理想,如此赤裸裸的「利益交換」,民衆黨固然可以恬不知恥地予以索求,背棄自我的從政理想及對選民的承諾,民進黨是否就會爲了取得立院的多數,就此一笑泯恩仇,忍氣吞聲下來,恐怕也是一大問題。且一旦民衆黨成爲「小綠」,未來會不會像臺聯、時代力量、基進黨般,加速其泡沫化的進程,恐怕是必須慎加考慮的。

反過來說,除了「綠白合」,還有「白綠合」的可能。如果民進黨仍將國民黨視爲未來的最大敵人,則亦未嘗不可能甚至情願讓出院長的位置給民衆黨,以扶植民衆黨,讓未來選戰白營瓜分藍營票源,而從中得利。

第三種是民衆黨兩邊都不幫,維持自家的主體性,自行推出立院院長、副院長的人選,而在未來的各項議題上採取機動方式,可合則合,該反對就反對。這是最有彈性的做法,也不至於辜負選民的負託。但是,民衆黨極可能就不再具有「關鍵」的地位,變成真正無足輕重的「小黨」了。

這三種可能,端視衆黨的最後決定。表面上,民衆黨左投則左勝,右投則右勝,其動向牽一髮而動全身,這也是選後陳智菡聲淚俱下地宣稱「我們沒有輸」,而民衆黨敢於喬作勢、沾沾自喜的底氣。

事實上,民衆黨能否真的成爲「關鍵少數」,並非民衆黨自己所能決定的,民衆黨過分誇大了他們區區8票的重要性,似乎認爲可以憑藉這8票,予取予求。因此,就在選後第2天,就立即拋出了4題的問卷,要求藍、白兩大黨「答題」,而他們就儼然是高高在上的老師,看看藍綠兩黨答題能不能讓人滿意,然後再批給分數。

然而,民衆黨忽略了現實的問題,也一心認爲藍、綠兩黨非與民衆黨合作不可。其實,真正的關鍵在於藍、綠兩黨的態度。在此,「藍綠合」的選項也是極有可能的。如果藍、綠兩黨對民衆黨採取忽視的態度,根本不理不睬,甚至不妨在許多民生議題上,循過往模式來個「藍綠合作」,「藍綠夾殺白」的情況一旦出現,民衆黨就無法具有「關鍵」性,這是實力原則,世上豈有兩個多數黨被一個少數黨,而且還少得可憐的小黨挾制的道理?

民衆黨顯然是想利用8席的不分區立委,在縱橫捭闔之下,發揮其最大的功效,而其目標所指,近期則是2026的地方選舉,遠期則是2028的柯文哲捲土重來,而目前民衆黨可用的兵源過少,唯有仰賴立委以積累聲量。以目前柯文哲擁有近370的萬實力而言,地方選舉必然不會缺席,而其分票力道,大約是綠7藍3,無論對藍綠兩黨而言,都是相當大的損傷。因此,藍綠兩黨反而應該思考的問題,就是如果任由民衆黨聲勢坐大,會不會反而成了「養虎貽患」,反而對自家不利?

如果顧及於此,藍綠兩黨大可不必去計較立院龍頭、副龍頭的歸屬,而是盡力在「召委」的部分,藍綠兩黨合力封殺民衆黨,一個召委都不留,民衆黨的8席,就等於是無用武之地了。

民衆黨雖擅於精算,打得一手好算盤,但如果太過囂張跋扈,以爲自己穩操勝券,但除非藍綠兩黨都是呆子、傻瓜,怎會容許他們予取予求?未來藍綠兩黨「合殲」民衆黨,讓其「團滅」的「藍綠合」反噬力道,誰能保證不會發生?

(作者爲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