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論廣場》共存未建模 疫情難守(沈政男)

指揮中心曾表示,感染Omicron常見的症狀爲流鼻水、鼻塞、喉嚨癢痛、咳嗽等,與感冒症狀相似,不過近日有患者確診後失去味覺,讓人擔憂失去嗅味覺恐又成常見症狀。圖爲疫情爆發,民衆搶打疫苗照。(圖/記者姚志平攝影)

Omicron新增曲線持續往上攀升,指揮中心趕緊找高風險縣市商討防疫事宜,但風險高低應有科學根據,比如花蓮雖然目前疫情延燒,但只要當地的複雜羣聚能夠緩解,疫情仍然可控。高雄則是幾番爆出雙位數新增,甚至破百,卻能透過疫調處理下來,目前疫情仍與雙北呈現明顯落差。

有縣市建議指揮中心應提出疫情預估,其實大勢很清楚,也就是全臺新增破萬已不是問題,接下來要面對的是如果破10萬,該怎麼辦?首先,臺灣雖是一日生活圈,但各縣市人口密度與人流指數差異頗大,而從日、韓經驗來看,城鄉疫情有4到8倍的落差,因此防疫策略應因地制宜,不必把雙北模式套用在中南部,而各縣市的防疫目標也應兼顧當地特質。

以疫調來說,北北基桃已透支量能,但中南部好多縣市新增只有兩位數,仍應進行地毯式匡列,努力圍堵。這麼做的理由是,北北基桃看起來勢必出現「高塔式」曲線,但中南部如果能夠抵擋一下,有機會把當地曲線壓成「丘陵式」,而差別就在於後者可避免醫療崩潰。

疫調乃爲了防止病毒如水銀瀉地,如入無人之境,如果北北基桃必須調整,應有科學根據。臺灣Omicron疫情已經累積了上萬案例,可透過大數據來分析接觸者後來確診的相關因子,然後依疫調量能,把人力時間用在最重要的因子上頭,而非憑印象調整接觸者定義、居隔時間與防疫強度。

事實上現在所討論的「以篩代隔」,也就是接觸者用快篩自行監測,不必居隔,當每日新增破10萬,馬上就會過時,因爲光是確診者就追蹤不完,根本顧不了接觸者。香港的疫調原本也做得很好,然而2月初疫情爆發以後,也只能放棄。

當初要改採「與病毒共存」,本來就應預先建模(modelling),才能預估疫情曲線、延燒時間、中重症數目、病牀需求與死亡人數,並據以整備防疫物資與擬定防疫策略。以停課標準來說,剛修訂的「停班不停校」原則很快就會被衝破,因爲當新增破10萬,每個班級都會出現確診者,只好停校。其實國外都曾經停校一、兩年,接下來讓臺灣孩子改成線上學習幾個月,也不至於影響未來競爭力。

現在要讓新增不破10萬,只有社區防疫適度加嚴一途。其實民間已自行「微升級」了,比如臺北市已有幾場演唱會取消,這對於降低Rt值會有幫助。如果堅持不升級,就必須擬妥大規模確診的因應方案。在醫療方面,雖然政府訂有送醫住院準則,但光是老年族羣就會產生數以萬計的高風險確診者,如果他們涌向急診處,醫院恐怕吃不消。

在社經方面,每日10萬確診,如果平均10天后康復,那麼將有100萬人無法工作,勢必對民生運作造成影響。比如,好多人以爲居隔沒什麼,叫外送就好,殊不知外送平臺也可能因爲疫情而停擺。國外發生過醫院急診爆滿、醫療人員確診後還要上班、捷運與公車停駛、超市搶購等疫情亂象,顯見「與病毒共存」絕非簡單的事,臺灣切莫大意失荊州。

(作者爲醫師)